八、乳 牛 之 分 群 :

  由於牛群變大、每頭牛平均泌乳量增加、自動榨乳機之使用、自由採食飼養系統之運用,飼養者無法控制每頭牛之日糧,因而造成飼養系統的重大改變,完全日糧(TMR)的出現即帶有其時代意義。

  泌乳早期牛隻會失重而泌乳,泌乳末期牛隻須恢復喪失之體重,兩者皆須日糧營養來供給,因此有人主張泌乳牛不須分群,而給飼同樣之TMR。但在實際飼養結果,部份牛群因體重恢復不佳而影響下一胎之產乳量;部份牛群在泌乳末期時過胖,因而在下一胎分娩時發生脂肪牛症候群。因此依據牛群之泌乳能力分群之模式就因而產生。

泌乳牛分群法:

(1) 牛群  305天平均乳量5,455∼7,273公斤,分成高、中、低產三群。
(2) 牛群  305天平均乳量7,273∼9,090公斤,分成二群。
(3) 牛群  305天平均乳量9,090公斤,分成一群即可。

  大型牧場具有很多牛群,為了其它非營養理由,譬如配種管理,牛群亦可因而做分群規劃。分群參考建議如下:(1) 分娩後泌乳早期牛(2) 待配牛(3) 已配上牛(4) 問題牛(5) 乾乳牛。

台灣之分群建議如下:

(1) 高產乳牛、分娩後7∼100天(泌乳初期)之乳牛、第一產乳牛、較瘦之乳牛。
(2) 低產牛、泌乳末期之牛隻、分娩一星期內之泌乳牛、在高產區乳量已下降且牛體偏肥之牛隻、健康狀況較差之乳牛。
(3) 乾乳前期牛、孕女牛。
(4) 乾乳末期牛、分娩前三週之孕女牛(分娩舍)
(5) 12∼18月齡待配種女牛。
(6) 6∼12月齡女牛。
(7) 3∼6月齡女牛。
(8) 離乳後∼3月齡之女牛。
(9) 代乳粉期之犢牛。
(10) 初乳期犢牛(約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