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之繁殖管理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莊士德

前 言

  一個從事乳牛牧場繁殖管理的專業人員必須深刻認知到他的工作,不只涵蓋乳牛早期妊娠診斷(摸牛)、準確診斷及治療子宮卵巢疾病,也必須有效地針對提升母牛懷孕率以建立牧場的繁殖管理計畫,真正協助酪農達到飼養目標。這些繁殖管理計畫的工作項目,應該包括檢查以下的牛群並建立正確資料:

  1. 最近分娩的母牛;

  2. 分娩後30天左右的母牛;

  3. 產後未見發情母牛;

  4. 重複配種的母牛;

  5. 以超音波檢查配種後30天左右的母牛;

  6. 即將配種的母牛。

  我們知道,有效管理以上的這些不同的母牛群,才能夠真正達到飼養目標、提升經濟效益。前次在第149期酪協月刊中刊登整理過之「乳牛常見繁殖障礙問題之探討」一文,內容以整理目前現場繁殖障礙之問題種類,以及臨床上建議之處理方法為主,但有關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subclinical endometritis)的判斷標準、母牛產後最佳配種時機以及發情同期化觀念等,均沒有提及,讓現場人員感到困擾,因此感謝酪農協會再次給予機會,可以將剛剛提及的觀念,再深入補充,以協助處理現場的繁殖障礙問題。每一個從事乳牛工作的同業均認同以下的觀念:「縮短空胎期是提升平均乳產量以及增進飼養效益最佳的方法」!當然,改善擠乳機性能不良以及擠乳程序缺失和減少乳房炎發生率都可以很有效地減少乳房炎的發生,並增加乳產量;但是單從改善母牛的繁殖障礙,就可以大大地幫助提高母牛的產乳量了。因此,目前酪農幾乎都聘請很有經驗的現場人員來做早期妊娠診斷(摸牛),以了解母牛懷孕情形;但常常對於檢查後這些沒有懷孕的牛隻,沒有確實掌握造成其繁殖障礙的真正原因,包括卵巢囊腫(濾泡囊腫或黃體囊腫)以及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沒有因應措施,因而重複配種卻屢配不孕。

一、 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Subclinical endometritis)

  文獻指出,有30%第一次配種而沒有懷孕的母牛,大多是因為罹患臨床型子宮炎(LeBlanc et al., 2002)。而Kaufmann等人(2009)也在實驗後證實,沒有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的經產母牛(而一直以來,次臨床型子宮炎也都被認為是降低懷孕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Sheldon等人(2006)將分娩後子宮依被細菌感染及引發臨床症狀之不同分為4型,包括產褥期子宮炎(puerperal metritis)、臨床型子宮炎(clinical metritis)、子宮蓄膿(pyometra)和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subclinical endometritis)。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被認為是臨床表現均正常的母牛在分娩後21-33天時候,其子宮的沖洗液的細胞學檢查結果有超過18%的多型核細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 PMN),也就是一般認為的嗜中性球或白血球。或是在34-47天時候,其子宮的沖洗液的細胞學檢查結果有超過10%的多型核細胞,但卻無膿樣或白色分泌物流出。但直腸檢查時可檢查出妊娠子宮復舊較差(超過2.5指寬),以超音波檢查可見子宮腔內有液體蓄積(圖一、二、三)。這些在分娩時候沒有胎衣滯留的母牛,或是沒有臨床型子宮炎(子宮沒有排出炎症分泌物)的母牛,均有可能會在之後發展出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Raab, 2004)!作者個人認為,這些罹患此病卻在配種後造成沒有懷孕結果的牛群,必須在分娩後50至60天都應該被正確處理完畢。但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按照標準程序(以滅菌生理食鹽水沖洗母牛子宮腔,然後採及沖洗液做檢查)去看看這些配種卻沒有懷現的母牛有沒有子宮內膜炎,因此臨床上要如何知道些牛有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呢?個人認為,只要是這些確定沒有懷孕的母牛在直腸觸診時候,(1)單一邊子宮角在大彎的地方超過成年男子2.5指頭寬度的大小,以及(2)兩個子宮角大小沒有對稱良好,也就是兩個子宮角一邊大、一邊小(不管每一邊子宮角的大小各是多少),以上只要符合以上兩個條件中的一個,都可以被看做是有子宮內膜炎,都要被適當地治療(治療方法請參考第149期酪協月刊)。

     圖 一、正常母牛在產後的子宮角的
                  超音波影像(7.5 mHz)。

  圖 二、產後母牛有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
              (兩個白色箭頭所指的地方)的
               超音波影像(7.5 mHz)。

二、 發情同期化(Estrus synchronization)

  台灣因為地處亞熱帶地區,牛隻飼養環境多屬高溫高濕之氣候,環境所產生之熱緊迫問題是造成現場母牛懷孕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發情時間、排卵時間的不穩定,以及發情徵候不明顯等。炎熱的季節(每年5月至10月)乳牛分娩頭數減少,使得此時的產乳量也偏低,相對地影響酪農的飼養效益。有鑑於此,現場大多開始應用前列腺素(PGF2α,現場稱PG)來誘發多頭母牛在同一時段內發情,然後施行人工授精,以達到同時受孕的效果。最佳的乳牛繁殖管理時程,一般以一年生一胎為最合適的時間距離;此時,扣掉平均懷孕的280天,則空胎期時間則約為80至90天。因此本人建議一般須在母牛分娩後60天內即將卵巢與子宮狀態處理至最適合配種的狀況,特別是卵巢萎縮、卵巢囊腫以及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一般咸認為,唯有子宮與卵巢均正常的牛隻才可以在獸醫師的監督下使用前列腺素調控母牛的發情週期。

  前列腺素(PG)通常在健康為懷孕母牛正常的發情後16至18天、由子宮產生,其目的在溶解破壞卵巢上的黃體組織,如此則使得母牛的發情週期平均天數維持在21天左右。合成的前列腺素藥物則可以使用於母牛發情後、於黃體期時候,早期溶解黃體,促使下一次的發情週期提早來臨,以便配種,目前市面上有幾種商品化的PG製劑均可應用。酪農常常會問的問題就是,牧場的母牛注射過PG後,為什麼都沒有看到發情,是最近的PG失效嗎?其實,要深刻了解,PG雖然可以溶解黃體、促進母牛的發情,但使用上卻仍有一些限制,以下幾個情況當中,母牛雖然注射PG後數天卻仍不會發情,包括卵巢上沒有正常的成熟黃體、或是發情週期第6至7天或更早以及母牛產後乏情(沒有發情徵候)等。

  現場常使用PG來進行發情同期化,在此以Noakes(2009)在Veterinary reproduction and obstetrics(獸醫繁殖及產科學)的論點(圖四),建議以兩次PG注射、間隔11天來進行。如圖四所示,牛A、牛B及牛C等分別位於發情期第2、第8及第19天,卻均於同時注射PG,則第二次的的注射PG時間則位於發情期第13(與第一次注射時候同一個發情週期)、第7(第二個發情週期)及第9天(第二個發情週期),等到第二次注射PG後第4至第5天,,牛A、牛B及牛C均會於同一天發情。當然這最好是應用於女牛或是卵巢與子宮均正常的經產母牛,如此才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有文章建議於產後正常的母牛於產後40天使用GnRH-PGF2α-GnRH的方式誘導發情,之後進行人工授精。這方法很好,但請注意,這樣的方式必須有好的直腸檢查技術做基礎,確定卵巢上正常的功能性組織,以及良好的子宮復舊狀況,如此使用此策略才可以增進懷孕率,有效地縮短空胎期。

  最近氣候嚴重變遷結果,好像乳牛的飼養特別在繁殖管理上越來越不容易有好的成果;個人認為應該將繁殖管理更專業化,落實記錄每次的直腸檢查結果,包括產後的處理、子宮灌洗、荷爾蒙製劑處理等,每次均要詳細記載子宮的大小、收縮性與位置,以及左、右卵巢上功能性的組織,如黃體、濾泡、囊腫等,也要記錄它們的大小與特性,提供日後做為參考。當然營養的問題也會嚴重影響到繁殖效能,需要特別注意乾乳牛的餵飼情形,減少牛隻產後發生代謝性疾病,譬如胎衣滯留、子宮蓄膿、產褥型子宮炎等;也要注意高產牛隻的能量負平衡問題,避免造成子宮復舊狀況偏差以及卵巢萎縮等,但這不是本次文章討論的內容。

圖三、產後母牛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的子
      宮角腔中有液體蓄積(兩個白色箭頭
            所指的地方)的超音波影像(7.5 mHz)。

 圖四、以兩次前列腺素(PGF2α,現場稱
             PG) 應用於母牛發情同期化原理
             (Noakes et al., 2009)。

結 語

  母牛產後的各項疾病錯綜複雜,最基本的就是改善子宮環境,特別是減少次臨床型子宮內膜炎的發生;增進母牛的繁殖效能是現今每個牧場為了因應嚴重的氣候暖化以及各種原物料成本價格節節攀升的必要觀念,因此有必要在良好的飼養管理同時,也注意母牛產後的各種疾病,延請專業人員至場輔導協助,利用良好的繁殖管理技巧與經驗,做好各種紀錄,才能達到飼養的良好目標。

文獻參考

1.

Kaufmann TB, Drillich M, Tenhagen B.-A., Forderung D, Heuwieser W. Prevalence of bovine subclinical endometritis 4h after insemin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first service conception rate. 71: 385-391, 2009.

2.

LeBlanc SJ, Duffield TF, Leslie KE, Bateman KG, Keefe GP, Walton JS. Defining and diagnosing postpartum clinical endometritis and its impact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dairy cows. J Dairy Sci 85: 2223-2236, 2002.

3.

Noakes, D.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control of ovarian cyclicity. In: Noakes DE, Parkinson TJ, England GCW. eds, Veterinary reproduction and obstetrics. 9th Ed, Saunders & Elsvier, China, 51, 2009.

4.

Raab D. Evaluierung der Cytobrush-Methode zur Diagnostik von subklinischen Endometritiden und Auswirkungen der Entzundung auf die folgende ruchtbarkeitsleistung von Milchkuhen. Dissertation: Free Universitiy of Berlin, 2004.

5.

Sheldon IM, Lewis GS, LeBlanc S, Gilbert RO. Defining postpartum uterine disease in cattle. Theriogenology 65: 1516–1530,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