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管理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吳永惠

一、

為何要加強牛流行熱的防治

 

上一期我們粗略地討論過如何區別和處理乳牛上(鼻腔和氣管)、下(支氣管和肺臟)呼吸道的傳染性疾病,這一期3月出刊,恰逢台灣已是氣溫回升而糠蚊逐漸增多的季節,且今年已是距前次102∼103年牛流行熱流行已4∼5年的「流行危險年」,因此,想藉此提醒大家在往後這1∼3年中,務必加強牛流行熱的預防與處置。

 

依台灣牛隻更新速度,理論上102∼103年因大流行年而多少都有被毒蚊(攜帶牛流行熱病毒之糠蚊)吸血過的「老牛」已減少到較少數,所以大多數牛場內的牛隻現在已大多數是沒被毒蚊吸血過的「新牛」這些「新牛」因死毒疫百所產生的抗體力價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像自然感染的會有持久的保護抵抗力),因此,若不按部就班在出生3∼4個月時1個月內打2次疫苗做「基礎免疫」,然後再每半年(每年1∼3月和6∼8月)打1次,則會因死毒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參差不齊而難維持3∼4個月,甚至不到一個月。這種抗體既低又參差不齊的牛場首先就會陷入感染且發病的「流行危險年」。

 

其實,就台灣全島來講,每年多少都有一些牛場青少數牛隻發生牛流行熱,只是發病的頭數較少而沒引起大家關注而已。隨著「103年流行年」之後,這種零星發病的「新牛」會逐年增多。根據屏科大劉世賢老師等人105年度農委會防檢局委辦計畫的調查研究,105年全台灣125個牛場750頭牛中,就已有55場(44.0%,)98頭(13.1%)顯示有牛流行熱病毒的感染;有呼吸道症狀牛隻的場也有63.6% (14/22)的場和66.4%(75/113)的牛,有牛流行熱病毒的感染;有呼吸道症狀而死亡的牛,證實有43.3% (13/30)有牛流行熱病毒的感染。這些數據都顯示105年牛流行熱病毒的感染已不低,可謂流行蠢蠢欲動。一旦發病牛越多,吸到「毒血」而含有病毒的「毒蚊」也會越多,約一個月就會產卵一次,每次50-150粒卵所孵出的子代迅速會加入「毒蚊」的行列,因此再度呼籲酪農朋友們,務必加強牛流行熱的預防與處置。

二、

如何做好牛流行熱的預防

 

要降低發病機率,甚至感染但不會發病;而縱然感染發病了,牛隻損失也在1∼2%以下,甚至完全無損失,則一定要恪遵「打疫苗」、「裝捕蚊燈」、「勤巡視」等三個防治牛流行熱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前兩者主在預防,最後者主在治療。

 (一)

打疫苗

 

如前述,「新生牛」在出生3∼4個月齡開始,在1個月內打2次疫苗做「基礎免疫」,之後再與「老牛」一樣,每半年(每年1∼3月和6∼8月)各打一次。但是在大流行年,要確保全年80∼90%以上牛隻抗體均在保護力價以上,則需每隔3∼4個月1次,1年中打3次。

1.

出生後何時開始打疫苗;根據屏科大徐芳臨碩士論文,有注射牛流行熱疫苗的母牛群所生下的仔牛,移行抗體力價等於或大於保護力價32倍,「普遍」僅有3∼4個月。因此若分娩時母牛抗體力價低,初乳抗體力價就低,若沒在分娩後6∼8小時內喝足3∼5公升以上初乳(因過了此黃金時間,母牛初乳的抗體量和仔牛的抗體吸收能力都會迅速下降)的仔牛,在流行年時建議還是提早在3個月齡就要開始疫苗注射,因為死毒疫苗注射約4週後抗體才會達保護力價。

2.

為何基礎免疫要間隔3∼4週打2次;因僅打1次,抗體力價又低且又降得快,達不到保護3∼4個月。

3.

在每年幾月給「打過基礎免疫的老牛」做疫苗注射較好;因死毒疫苗注射約4週後才會達保護力價,氣候暖化年尤其中南部2月已有慷蚊滋生,故以前推薦每年1、6月注射疫苗。反之,考慮過去幾次大流行以8∼10月居多,3∼4月居次,而死毒疫宙的保護效果通常僅3∼4個月(水包油包水之油質佐劑疫苗,保護效果較長久),若不願打3次而僅肯打2次,那只好在每年3、8月注射疫苗了。其食每次大流行都與大家所處的地區大多數牛場,在每次大流行之前打疫苗的情況(亦即該區平均抗體力價情況),以及糠蚊滋生情況(如雨季比乾旱季節糠蚊密度明顯較多)有關,哪月打?打2次或3次?須依實際情況決定。

 (二)

裝捕蚊燈

1.

為何要裝捕蚊燈;因為這是減少牛流行熱流行最基本的方法。大家都知道牛流行熱是由「帶毒母糠蚊」吸血時傳染,然而自家不裝而期待別場安裝,那要減緩台灣牛流行熱的流行,就永遠遙遙無期。反而有可能越演越烈和越頻繁發生,因為病毒可在糠蚊體內增殖再傳給其子代,或經卵過冬,逐年累積「毒蚊」的數目,伺機肆虐。

 

再者,只要安裝正確,是不會吸引別場的糠蚊來吸自己牛場的牛隻的,因為母糠蚊會飛到牛舍,主要是牠「聞到」有牛隻氣味,而不是被捕蚊燈吸引過來的。裝捕蚊燈是要將聞到牛味而飛來的糠蚊,在還沒叮到場內牛隻前將其吸引而捕捉。因此裝捕蚊燈不但可以保護自己場的牛隻免於牛流行熱的肆虐,還可減少因慷蚊叮咬所引起的牛隻不安、不眠(乳量減少及發育變差)的無形損失,並且尚可降低同樣由檢蚊媒介的赤羽病和中山病(流產為主徵)以及藍舌病和安城病(消化道病變為主徵)等的感染與傳播。

2.

如何安裝才正確有效:要裝在牛舍四周,約每40公尺裝一只(波長320∼420nm,要維護,旁邊不要有日光燈干擾)如圖1,若是多棟牛舍之牛場則每棟都安裝。因糠蚊飛不高,故離地約3公尺最適合。因為糠蚊主要出現 於暗無強光時,故每天日落前一個小時開燈;天亮後1∼2個小時才關燈。

3.

如何強化減少場區糠蚊數目:切斷糠蚊生活史也是減少場區糠蚊數目的重要措施。因為 糠蚊喜歡在富含有機質泥淨地、淺水窪或溝渠積泥 等處產卵,所以清除糞尿的淤積、疏通場區水溝、減少牛舍周圍陰暗可供糠蚊躲藏之矮灌木和雜長草,亦可有效減少糠蚊數量。

 


圖1.捕蚊燈要裝在牛舍的四周,每
     棟都要,不可裝在太高的地方,
     周圍不要有其它燈光的妨礙,
     且燈管要經常維持乾淨。

 

三、

如何做好牛流行熱的預防

 

牛群若有做好疫苗免疫注射,縱令有牛流行熱的感染或發病,通常不會暴發流行與急性發作死亡。因此在牛流行熱的發生危險年,溫室效應尤其有雨的季節裡(通常為3-11月),都要提高警覺,多巡視、觀察牛隻健康狀態,一發現有 異樣,只要立即適當的處理,通常都不會有所損失。

 

雖然,牛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症的感染在臺灣比牛流行熱更普遍,而引起牛呼吸道症狀的疾病尚有牛鼻氣管炎(牛疹病毒一型感染症) 牛副流行性感冒、牛病毒性下痢、黴漿性肺炎和巴斯德悍菌病等,但是每年引起牛隻呼吸道疾病而損失的主角,一直都是牛流行熱,所以想要降低牛隻的損失,就要對牛流行熱的預防與處置多下點工 夫。

 

因牛流行熱是病毒感染,發病牛僅在判定會有繼發細菌或黴漿菌感 染時,才投予抗生物質;其它都是依症狀的嚴重度(需要)再投予對症療法,如高熱給予解熱劑,呼吸困難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有休克猝死危險或要消炎解痛時給予類固醇或消炎止痛劑,防治低鈣血症給予草劑(病牛不要保定繁留如圖2左,因牛流行熱除常發關節炎和關節周圍炎使牛無法起立外,也常有缺鈣情況而使肌肉無力導 致頭垂下壓迫氣管阻礙呼吸),脫水者補充電解質液(但點滴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引起肺水腫反而易加重呼吸困難而死亡如圖2右)。

 

         圖 2.左圖為繫於頸枷之病牛,易因關節炎不能起立,加上缺鈣肌肉乏力而頭下垂壓迫 妨礙氣管
                 之呼吸。右圖為因牛流行熱引起肺氣腫性呼吸困難,若點滴太快則極易再加上肺水腫,而
                 加 重呼吸困難使病牛更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