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乳牛產業與產銷資料之調查與分析 (四)

一、中國大陸發展奶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

  因人口眾多,糧食品質較差影響國民健康,有礙國家發展,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認為奶牛為轉變飼料為食品的最有效家畜,而牛奶為營養最優質的食品,乃將奶牛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之一,20多年來可謂發展迅速。其發展情形如下表:

              近年中國大陸奶業發展情形

 年 份
 

 奶 牛 頭 數
 

牛 奶 產 量

 奶 類 總 產 量
 
 年人均消費量
 

( 萬噸 )

( 萬噸 ) ( 萬噸 ) ( 公斤 )
1949   12.0 ?   21.7 0.40
1978   47.5   88.3   97.1 1.02
1985 184.6 289.9 332.9 3.15
1990 269.1 415.7 475.1 4.16
1995 417.2 576.4 672.8 5.68
1996 447.0 629.4 735.5 6.16
2000 450.0 919.0

7.25(依據口頭說明)

資料來源:頂新國際集團張經理提供
     奶類來源除奶牛佔 85.67%,其餘有山羊、黃牛、耗牛、水牛、綿羊等。

  20年來牛奶產量雖然增產10多倍,但人均消費量仍僅7.25公斤(上海25,北京26),與台灣的54公斤,日本的68公斤,美國的260公斤差距甚大,今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中國大陸疆土廣闊,各地奶業發展模式不同

  大陸分佈於北緯19∼53度,東經74∼135度之間,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有嚴寒、酷熱、多雨、乾旱、高溫多濕等幾乎涵蓋地球上的每一氣候型,有廣大的水稻、小麥、玉米、黃豆生產區,有一望千里的草原、無邊際的沙漠、長年冰雪覆蓋的高原,數千年來各地區的傳統性奶業,依各地區農牧業中或以副業性或以主要生活支柱的形態而存在,例如陝西的奶山羊奶,西藏的耗牛奶,蒙古的黃牛奶為當地主要食物,而廣西的水牛奶為副業性產業等。

  至於以洋種牛為主的奶業,在20世紀以後才在主要都市近郊建立,當時雖具有「樣版」作用,對廣大的民眾並無實質上的意義。奶牛由黑白花的荷斯坦牛,黃牛,耗牛,水牛構成,因荷斯坦牛才具有高產能力,將來著重於該品種的改良工作,最近宣稱已育成「中國黑白花牛」。

  由於鮮奶消費必須有經濟能力,乃於1980年起,選定經快速發展的北京、上海及廣州為重點發展區,黑龍江列為奶粉生產區,黑龍江位置遙遠,且目前無快速運輸生奶設施,但其自然條件有如美國的威斯康辛洲,土地遼闊,雨量尚豐,夏季草類茂盛,甚適合於發展奶業,乃發展為生產奶粉生產區。

  奶類生產遍布於全部省市,主要在東北、黃河流成、西部,而長江以南地區較少,呈「北高南低」的情形,其分布概要如下表,表中「牛奶」項下無品種別項目,因之無法瞭解荷斯坦牛的產奶能力。

         1999年大陸各地產奶量(萬T)

地  區 奶  類 其中牛奶 地   區 奶  類 其中牛奶 地  區 奶  類 其中牛奶

全  國

806.9

717.6

北  京 24.1 24.0 黑龍江

    145.0

    142.8

湖   北   4.0 3.9
天  津 12.9 12.9 吉   林 14.5 13.8 湖   南   1.0 1.0
河  北 78.8 68.4 遼   寧 20.3 18.2 江   西   5.2 5.2
山  西 32.7 30.2 內蒙古 71.2 67.9 四   川

      26.9

     26.9

山  東 61.3 35.6 陜   西 55.7 32.3 重   慶   4.7 4.7
河  南 15.9 10.3 寧   夏 20.5 20.5 福   建   8.0 7.7
江  蘇 16.3 16.2 甘   肅 13.8 13.4 廣   東   8.1 7.8
上  海 25.9 25.9 青   海 19.6 19.0 廣   西   5.2 5.2
浙  江

        9.1

  9.1 西   藏 20.9 16.7 貴   州   1.5 1.5
安  徽   3.6   3.6 新   疆 70.4 64.8 雲   南    13.5

     12.2

海  南 0 0

  至於生奶價格方面則有「北低南高」現象,一般來說主要都市的奶價比鄉鎮的奶價高,廣州奶價受香港需求的影響一枝獨秀,成為全國之冠。除都市及廣州外奶價在1.48∼1.80元之間,廣州則在4.00元以上,各主要地區奶價如下表:   (續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