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營養三段篩評估乳牛日糧有效纖維的現場應用

                         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黃森源

一、前言

  雖然適當的粗纖維長度和含量是乳牛TMR配方的重要組成之一,但要在現場測定卻有困難。然而,在輔導酪農時,偶見採食TMR的牛隻削瘦、泌乳期短、瘤胃過酸症或蹄葉炎;追蹤其原因,知道是採食纖維的長度或含量不足導致反芻不足造成的,也是牛隻挑食,包括精料多吃或先吃而芻料少吃或後吃的結果。雖然可以由牛隻反芻次數、糞便性狀來監控,但美中不足的是未能防患於未然。有鑒於此,美國賓州大學開發出一種評估芻料或TMR纖維長度的品材,稱為「顆粒大小分離器」(圖1-3),係以營養學觀點來評估芻料或TMR殘留在上段篩、中段篩和下段盤的比例,並和推荐值比 較R較或餵飼前後比較,提供酪農餵飼監控的參考。為方便稱呼,就簡稱此顆粒大小分離器為「三段篩」,本文係介紹其在現場實際使用的情形,提供酪農現場操作時參考。

二、三段篩的應用實例

1.TMR餵飼前的測定

  有3家牧場,全場每頭牛年平均量A場是7,000 kg、B場是8,000 kg、C場是9,000 kg,而各場的TMR經過三段篩測試結果(圖4)如下:A場1.9cm以上佔75%、1.9∼0.8cm佔11%,而0.8cm以下佔14%,合計會使反芻不足的1.9cm以下共佔25%;相對的,C場1.9cm以上佔26%,1.9∼0.8cm佔25%,0.8cm以下佔49%,合計1.9cm以下共佔74%。由A場和C場所得的結果(≦1.9cm和<0.8cm的比例)描繪到Weibull氏圖,則可看出C場的TMR是在推荐值範圍內;相對的,A場的線落在TMR理想分佈區的下方,表示TMR是傾向於較為粗長;顯示兩場纖維長度比例有所差異(圖5)。

圖4 A、B、C場TMR三段篩的比例

圖5 A、C場TMR三段篩比例的比較(以Weibull氏圖表示)

  就A、C兩場的差異影響到乳量和繁殖而言,A場的分娩間距是415日,而C場的是396日,兩場相差約個動情週期。由於A場TMR較粗長,使得在泌乳早期時,因瘤胃充滿不消化的纖維,導致消化延遲,使飼糧沒有以適當的進度由胃腸排空,終而生產性能低下。反之,如果上段篩的比例偏低,而≦1.9cm的部分偏高,則可能會因為反芻功能低下,唾液吞入不足而導致瘤胃過酸,終而使得乳牛排軟便、削瘦、泌乳期縮短,並且罹患代謝異常的疾病。

2.TMR餵飼前後的測定

  某一牧場TMR餵飼前供應料的纖維長度1.9cm以上,佔26%,1.9∼0.8cm佔25%,0.8cm以下佔49%;合計≦1.9cm的部份共佔74%。但是餵飼後的剩餘料的纖維長度1.9cm以上佔33%,1.9∼0.8cm佔22%,0.8cm以下佔45%;合計≦1.9cm的部份共佔67%(圖6)。由採食前後的差異可以看出,採食後的剩餘料比採食前的供應料較為粗長,兩者相差7%(33 VS 26%,或67 VS 74%);亦即牛隻挑食較細的日糧。這種情形在含水量較低、精粗料混合不均或沒有使用青貯料時最易發生,尤其是在熱季。這種牛隻會專門揀食精料和短纖維,所到最後都把長纖維推到旁邊,長此下去則反芻功能微弱、瘤胃發酵異常、乳脂率低下或誘發瘤胃過酸症;而在糞便性狀上,可見軟硬程度不一的軟便,或在堆狀糞便中易見未完全消化的玉米碎粒、燕麥粉或長纖維,牛隻因負能量平衡而削瘦。

 

圖6 乳牛TMR採食前後不同纖維長度的比較

3.TMR未放料口的測定

  TMR的纖維長度與含量和精粗料原料、TMR率的性能(包括有無刀片、刀片的數目和利純、馬力大小)、精粗料的放料評序和攪拌時間等因素有關。因此,除了在採食前後檢測,以評估乳牛TMR中有效纖維的長度和含量以及追蹤牛隻是否挑食外;在TMR車放料時,依放料順序分別在前、中、後採樣,以三段篩評估這三種樣品在三段篩上的比例是否相近,以及是否合乎推薦值,亦具有意義,可避免乳牛採食前就已經錯誤。由某一家牧場TMR車放料口的測定結果(表1),可見前段料和中段料大都不合乎推荐值(圖2),且上段篩的比例三者的差異較大,因此有放料不順或過度混合的嫌疑。

表1 TMR車放料口的測定結果

順序 上段(%) 中段(%) 下段(%)
8 37 55
12 34 54
16 31 53

三、結語

  利用三段篩評估乳牛芻料或TMR有效纖維含量並不能徹底解決乳牛日糧的問題,但至少提共有效纖維長度和含量的資訊,以利酪農防患於未然,或適時改善而不要讓反芻功能低下的餵飼缺失再惡性循環。總之,三段篩具有經濟、有效且現場簡易操作的優點,係檢驗TMR是否過度混合、放料是否均勻和牛隻是否挑食的利器。為預防牛度罹忠代謝異常而減少損失,酪農應該善加利用這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