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蹄葉炎之預防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06)5911211 黃 森 源

一、 前言

  根據調查,蹄病與乳房炎、配種失敗不孕合併為台灣乳牛非自願淘汰的三個主要原因。雖然蹄病不致嚴重到致死,但牛隻會因跛足導致不願起立或不能久站,而降低食慾和減少採食量,尤其是草料,進而降低泌乳量和增加跛足的嚴重性,同時也會延長採食和擠乳的時間;另外,跛足也不利於牛隻發情時的駕乘或被駕乘,所以患有蹄病的乳牛,發情表現通常較不明顯,因而降低繁殖效率,終而牛隻淘汰,因此縮短使用年限。蹄病發生的原因包括遺傳、生理、飼養、管理和環境等因素,其中飼養和管理在減少乳牛蹄葉炎問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泌乳早期。有鑒於跛足一旦發生後就不容易治好,因此要由預防著手,以減少發生蹄葉炎。職是之故,本文係探討此二者和乳牛蹄葉炎的關係,冀期酪農能重視乳牛的飼養和管理,以維護腳蹄的健康,進而延長乳牛使用年限。

 

二、 蹄葉炎的症狀和發生原因

  蹄葉炎是蹄壁與蹄骨間的真皮層和角葉層(圖1)發生瀰漫性非化膿性滲出性炎症,引起外觀可見的蹄冠和圍繞腳趾骨下方的敏感組織發生紅、腫、熱和痛的症狀。牛隻的四肢皆會發生,但好發於後肢。當病牛站立時背都會拱起,後腳會往身體的前方放置,但有時也會往後方放置;行走時動作奇異,時走時停;躺臥時則不願起立。

  蹄葉炎之發生原因可歸納為四類,其皆使得四肢末梢血管緊縮或栓塞,蹄葉充血、惡化,終而造成蹄葉炎。茲分逑如下:

(一) 瘤胃過酸或氨過剩

  牛隻一次採食大量(>3kg)的精料或穀物,或多吃精料而少吃粗料,則一方面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會改變瘤胃微生物的組成,使得製造乳酸的細菌快速生長,但所產生的乳酸在短時間內無法代謝成為丙酸而被吸收,會使瘤胃的酸度增加或pH值降低;另一方面牛隻會因採食的粗料或有效纖維不足,或草料長度過短,或比重過大的鮮草(如狼尾草),使得反芻不易或反芻次數不足,因此唾液(pH=8.5)的吞嚥量減少,終而降低碳酸氫鈉在瘤胃的緩衝作用。此二者皆在瘤胃產生大量乳酸,形成乳酸性瘤胃過酸症,不但造成革蘭氏陰性菌死亡,促進細菌釋放內毒素,這些經過消化道吸收之內毒素使得微血管出現血栓,腳部真皮組織正常功能進而受損,最後牛隻罹患蹄葉炎,因此有所謂「蹄葉炎是由前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前的瘤胃過酸症所引起」的說法。另外,乳牛相對性採食過多的蛋白質,尤其是可降解蛋白質比例過高時,則會短時間大量分解成氨;又日糧中的蛋白質通常含有組胺酸,其在瘤胃過酸時,會轉變為組織胺,最後皆會破壞免疫系統而發生蹄葉炎。

(二) 環境誘發

  密集舍飼的環境下,女牛或體型較小的牛隻容易被強勢牛隻欺侮而受傷;又母牛在分娩前後,因為受到分娩和泌乳的緊迫,加上精粗料比急劇變化,這些緊迫因素皆會降低身體的抗病能力終而誘發蹄葉炎。另外,牛隻長期處於堅硬的水泥地面,造成腳內部的重擊和創傷,這些腳部的物理性傷害,都可能誘發負重性蹄葉炎。

(三) 疾病

  某些牛隻的疾病如子宮炎、乳房炎和腐蹄病皆被認為和蹄葉炎的發生有關。這些都是由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疾病,而這些細菌一旦死亡就會釋放內毒素,同時產生組織胺。另外,受感染組織的蛋白質含有組胺酸,也會轉變為組織胺。

(四) 遺傳

  根據調查,公牛和母牛若曾罹患蹄葉炎,則所生的仔牛較會發生蹄葉炎;但是罹患蹄葉炎的公牛和正常的母牛所生的後代則均正常,因此推論,某些不良的遺傳性隱性基因也會使牛隻罹患蹄葉炎。一般說來,某些牛隻比較容易罹患蹄葉炎,此顯示蹄葉炎是具有遺傳性,其遺傳率約為0.22。另外,也有蹄葉炎的發生與牛隻品種有關的說法。

三、  

以飼養管理預防蹄葉炎

 

(一)

飼養方面的預防

1.精粗料比

日糧的乾物中至少要有40%的粗料,亦即精粗料比為≦60:≧40,而酸洗纖維(ADF)至少要有19%,中洗纖維(NDF)至少要有25%,且其中75%的中洗纖維由芻料供應。以維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同時,芻料不可過於細切,使刺激反芻而能增加唾液分泌,以維持正常的瘤胃pH值。也可以使用三段篩(亦即顆粒大小分離器)檢測供應料和剩餘料,以了解牛隻是否挑食精料和短纖維的芻料。另外,日糧中限制高水分粗料的用量,也可防止瘤胃過酸。

2.餵飼的順序和次數

若是傳統式精粗料分開餵飼的方式,則每日第一餐即其食慾良好時,應給予良質且有足夠量有效纖維(長度<3.81公分)的禾本科乾草至少2.3公斤,而後再給予精料;但是每頭牛的精料最高給飼量每一次餵飼不得超過3公斤,同時二次精料給予的時間相隔必須至少3小時,而且最好精料給飼前都能先供應芻料,則可以避免瘤胃過酸(pH<6.0)。若是以完全混合日糧(TMR)的混合機自行調配日糧,則應注意精料和芻料的放料順序和攪拌時間。若是牛隻對TMR先挑食精料,則飼槽上的TMR會因而呈現很多個挖空的圓洞;其可能的原因係芻料品質不佳、混合不均勻、精芻料分離、芻料搭配不理想,或是牛隻已養成先揀精料的挑食惡習。如此的話,表示牛隻先集中採食精料,最後會因瘤胃精料的發酵過度集中而導致瘤胃過酸,因此酪農應該加強精料和芻料的粘著性來加以防止。

3.蛋白質和能量的平衡

日糧的蛋白質不應超過營養需要,同時瘤胃可降解蛋白質的分解速率要和碳水化合物如澱粉、醣類和纖維的分解速率配合。如果蛋白質的分解速率較快,則其分解得到的氨會因能量不足而造成氨過剩,那麼在瘤胃過酸下,氨若過剩會誘發蹄葉炎。粉碎的玉米、小麥或大麥在瘤胃可以快速分解,應該避免單獨餵飼,以免瘤胃pH值過度下降。另外,測定乳汁蛋白質和尿素氮含量,可以監控能量和蛋白質是否平衡。

4.添加緩衝劑、甲硫胺酸鋅、礦物質和維他命

為防止牛隻採食較高比例的精料或較短的纖維而罹患瘤胃過酸,提供牛隻或日糧添加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可以抑制瘤胃pH值的下降;其添加量則依牛隻反芻頻率來決定,一般添加日糧乾基的1.0-1.5%,亦即每日每頭牛約100-150公克,尤其是在熱季。又添加甲硫胺酸鋅如Zinpro 3.6公克/頭/日,有助於蹄部健康。另外,適當添加和腳蹄保健有關的微量礦物質,如鋅、銅、鉬和錳,以及維生素,如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生物素,皆有助於維護腳蹄的強硬和修補;同時也要注意芻料中硝酸鹽含量是否偏高的問題。

5.分娩前後的餵飼

牛隻在分娩前2週要進行挑戰式飼養,亦即要開始慢慢增加精料的餵飼,使乾乳牛的瘤胃可以慢慢適應泌乳期的高精料日糧;同時,分娩前後的粗料原料的種類要力求一致,以減少牛隻分娩時的緊迫。另外,也可以將乾乳牛分娩後放置到低泌乳牛區7-10天,然後再放到中或高泌乳牛區,以避免牛隻因分娩後急劇大量採食精料造成代謝異常。

(二)

管理方面的預防

1.牛舍環境

牛舍要避免擁擠,牛床要舒適並且便於起臥;若無牛床則應在水泥地板上舖設橡膠墊或墊料,以降低牛隻腳蹄因負重而受傷的機會。同時,牛舍要排水良好並且定期清除糞尿。另外,以循環噴水吹風法降低牛隻熱緊迫,增進牛隻採食粗料和反芻功能,則可防止瘤胃過酸。

2.牛蹄保健

牛隻要定期每年修蹄二次,同時以5%硫酸銅溶液藥浴蹄部,但每週至多2次,因為若過度使用會使蹄角質變脆。另外,牛舍地面維持良好,最好能有運動場,增加牛隻運動,以減少腳蹄受傷和感染疾病的機會。

3.牛隻管理

懷孕和初產女牛應與成年的強勢女牛隔離飼養,以免受到欺侮而受傷。初產牛和經產牛採食行為有別,兩者最好也能分開飼養。同時,懷孕女牛最好能在分娩前適應泌乳牛群的房舍和堅硬地面。另外,採食後1-2小時反芻或咀嚼的牛隻要有50%(熱季)或70%(涼季),以監控牛隻有效纖維的採食量,並防止瘤胃過酸。

4.遺傳改良

牛群中有多數牛隻的蹄底薄、蹄角度淺、繫部弱或後腳直,這都極易罹患蹄病或蹄葉炎,應選擇蹄角度陡直的種公牛冷凍精液來配種,以改良子代牛隻蹄部的結構。

5.疾病控制

分娩後的牛隻容易罹患子宮炎、乳房炎和腐蹄病,這些皆易誘發蹄葉炎;因此酪農應重視環境衛生和飼養管理,以避免這些誘發蹄葉炎的疾病發生。

 

四、 結語

  蹄葉炎對酪農直接的損失為花費修蹄和醫療的費用,以及額外的勞力和時間;間接的影響包括牛隻失重、乳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以及乳牛提前淘汰。但是,跛足的治癒率很低,一般在花費大筆的勞力、時間和金錢後,由於牛隻採食減少而削瘦且行動不便,若又久配不孕和乳量偏低,最後常因併發其他疾病而淘汰。然而,經由蹄葉炎發生原因的分析,瞭解到酪農可以經由飼養、管理和遺傳選拔來預防。有鑒於「一元的預防勝過萬元的治療」,因此酪農應在飼養管理上防止牛隻誘發蹄葉炎;主要是酪農應該做好牛隻餵飼缺失的監控,尤其是要了解自己牛場反芻牛隻的比例,以防止瘤胃過酸,終而降低蹄葉炎的發生。

 

 
圖1、牛蹄蹄壁和其內部的構造

 1∼3蹄壁
 1.外層(蹄漆層)
 2.中層(保護層)
 3.內層(葉狀層、結合層)
 4.表皮葉
 5.真皮葉
 6.蹄壁真皮
 7.蹄骨
 8.蹄骨骨膜及皮下組織
 9.角細管
 10.角間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