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乳牛產業因應對策

農 委 會

壹、 產業現況
一、 民國四十六年為開發高蛋白畜產品增進國人健康及利用農村剩餘勞力增加農民所得,政策上開始推廣酪農事業,六十一年開始進一步推廣設置乳牛專業區,七十年五月連續推動兩個五年養牛事業計畫,由於國人生活水準隨經濟發展而提高,乳牛頭數及年生乳產量持續成長。近幾年發酵乳之發展與成長,因其大都使用乳粉為原料,使生乳需求市場之成長受影響。
二、 民國八十七年、八十八年及八十九年酪農戶分別為867戶、838戶及819戶,生乳產量分別為338,369公噸、338,005公噸及358,049公噸,平均價格每公斤分別為21.32元、21.37元及21.29元,年產值分別為72億元、72億元及76億元,目前每公斤生乳生產成本約為17.20元。
貳、 入會諮商結果
一、 我國現行乳品貿易措施
(一)  液態牛乳為管制進口項目,鮮乳稅率35%,調味乳稅率32.5%。
(二) 加糖煉乳為管制進口項目,稅率為40%。
(三) 奶粉、乳酪、乾酪、凝態發酵乳、無糖煉乳及乳水為自由進口貨品,稅率分別為15%、8%、
12.5%、32.5%、40%及35%。
二、 入會後乳品貿易措施
(一)  液態乳採關稅配額方式進口,配額量第一年10,649公噸,至2004年為21,298公噸,配額內稅率為
15%,配額外稅率採從量稅,第一年每公斤課徵18.4元,至2004年降低為每公斤15.6元。另可採
用特別防衛措施(SSG)及可採標售制度之配額管理方式。
(二) 加糖煉乳入會後開放進口,稅率先提高至50%,2004年降為30%。食用奶粉入會稅率12.5%,
2004年降至10%。乳酪及乾酪入會後稅率降至5%。凝態發酵乳入會後稅率15%。無糖煉乳及乳
水於入會後稅率降為20%。
參、 對產業之影響
一、 由於國內生產環境及穀物、牧草依賴進口等之不利條件,國產生乳成本較高,生乳收乳價平均每公斤
達21元,乳業先進國家歐美及澳洲僅約10元,紐西蘭則更低約7元,為競爭劣勢。
二、 液態乳開放進口,第一年關稅配額約1萬公噸,逐年增加至2004年之2萬公噸,如估海運及通關時間計需一週或以上,故鮮乳進口可能性較低,但由於價差較大,進口保久乳可能取代國產保久乳及部分鮮乳市場。另一方面,配額外關稅雖高,惟逐年降低,且紐、澳牛乳生產成本較低,如以強勁行銷手法將會攻佔我國部分鮮乳市場,估計年亦可達2萬公噸,此外,由於國外產品之競爭,國產鮮乳售價亦會受影響,以上估計年產值將減少15億元以上。惟國產鮮乳風味國人已習慣,加以新鮮之優勢,如能降低生乳成本,並持續提升生乳品質,則仍有競爭之空間。
三、 大陸地區牛乳業尚為發展期,未能完全自給自足,價格因地區差異大,每公斤7.6元至16元,且為口蹄疫區,生鮮乳不得輸入,保久乳則可進口,若大陸地區有能力出口乳品,亦尚難與紐、澳等國競爭我國市場。

肆、 產業目標及定位

一、 國產鮮乳具新鮮之競爭優勢,且養牛事業具有解決部分農產與食品加工副產物處理及農地釋出利用問
題之功能,乳牛產業應可適度存續。
二、 乳牛產業未來仍以供應國人飲用鮮乳為發展方向,並持續致力品質之提升及成本之降低,以強化競爭
力。
三、 未來牛乳生產,將依據入會後液態乳進口競爭之市場需求而調整,初期維持年生產牛乳32萬公噸以
上,飼養乳牛約11萬頭,另每公斤生乳生產成本致力降至15-16元,每公撮生乳體細胞數維持在50萬
以下。
伍、 產業調整策略與因應措施
一、 生產調整策略

(一)

調整生產結構與降低成本

1.

鼓勵酪農整併或適度調整飼養頭數至適當經濟規模及採用省工經 營作業,預估平均每公斤成本可
降低1元。
(1)鼓勵飼養100頭以下之酪農整併,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2)協助購置省工經營設備,如完全日糧混合車(TMR)、鏟斗機等,以降低生產成本。

2.

加強輔導辦理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鼓勵淘汰劣質、低生產力之乳牛(年生乳產量4,500公斤以
下、體細胞數每西西80萬以上者),提升牛群中泌乳牛比例,使泌乳牛群占總牛群50%以上。
(1)預計參加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之乳牛頭數佔總泌乳牛群比例50%以上。
(2)鼓勵淘汰劣質、低生產力之乳牛,以改善牛群生產效率。

3.

鼓勵酪農提早乾乳、調整配種時間及透過飼養管理等方法,減少冬期生乳生產比例,達到產銷調
節之目的。
4. 輔導酪農建立牧場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提升經營效率元。
5. 建立國產牧草品質分級制度並發展牧草栽培管理及收穫調製技術,輔導牧草合作社、代耕中心與
酪農產銷班以契作方式生產芻料,提高收穫後之品質。
6. 輔導全面使用完全平衡日糧(TMR)及青貯料供應,以改善生乳品質、乳量及減少飼料費用。

(二)

提升乳品品質,強化競爭力

1. 修改生乳品質計價標準,將體細胞數10萬以下設定為特級,體細胞數10萬以上30萬以下設定為A
級,體細胞 數30萬以上50萬以下設定為B級,體細胞數50萬以上80萬以下設定為C級,預估可顯
著改善生乳品質。
2. 改善生乳、儲乳及集運設備,並輔導乳品工廠每日集運、當日製造、隔日銷售,且加強藥物殘留
監測,以確保國產生乳品質及發揮鮮乳新鮮特性。

3.

建議修訂「中國國家標準」,將規範生乳品級達B級以上始得製作為鮮乳。

(三) 

輔導產業團體發揮功能

1.

目前全國性乳業團體有三個,應加強分工、協調及整合工作,以發揮產業團體之功能。
2. 強化中央畜產會功能,建立預警制度,擬定牛乳產銷調節之各項配套措施,於發生產銷失衡時,
能及時妥適辦理產銷調節工作。
3. 請中央畜產會依照農業發展條例第24條規定,輔導產業團體設置乳業發展基金,以穩定產業之發
展。
二、 運銷調整策略
(一) 加強推廣鮮乳標章強化認證,以區隔鮮乳與保久乳市場,強化國產乳品消費者信心。
(二) 輔導廠農合作提高生乳品質,生產高溫短時間殺菌方法(HTST)鮮乳,區隔使用超高溫滅菌法
(UHT)之保久乳,建立特色,提高競爭力。
(三) 加強市場消費調查,以利行銷策略之應用。
(四) 加強宣導國產乳品特色並辦理推廣促銷。
(五) 開拓機關學校、軍隊等團體及大消費團體鮮乳銷售通路。
三、 資源調整策略
(一) 研商配合農地利用調整計畫,推廣種植青割玉米、蘇丹草、埃及三葉草等高品質芻料作物,充分
供應草食動物生產所需之芻料來源,並提高農地之利用效率。
(二) 鼓勵農民轉種植高品質芻料作物,並輔導與酪農簽約契作生產。
四、

防疫檢疫策略

(一) 請防檢局在機場、港口等進口地點,加強辦理檢疫工作。
(二) 請海巡署、海關及警政等單位加強查緝走私;鼓勵民眾踴躍檢舉走私,以防範境外疫病入侵。
(三)  加強防疫措施:
1. 落實畜牧場自衛防疫工作,加強飼養場所與設備消毒、飼養環境改善及病媒的驅除工作。
2. 確實掌握國內草食動物疫病發生狀況,有效加以控制並積極清除國內既有之動物傳染病。
3. 加強市售動物用藥品品質抽驗及查緝取締非法動物用藥品。
五、 農民福利策略
(一) 繼續辦理加強農村建設「改善酪農經營貸款」,提供提升經營效率所需資金。
(二) 國內乳牛產業之產品如因進口而遭受損害或有損害之虞時,依據「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
辦理救助。
(三) 協助因加入WTO致無法繼續經營之農民轉業。
六、 建立公平競爭環境
(一) 研修鮮乳之中國國家標準及加強宣導教育消費者認識牛乳品之「中國國家標準」及標示。
(二) 協商行政院衛生署等機關加強進口乳品銷售流程之抽查及管理。
(三)  協商行政院衛生署加強市售乳品抽驗、以中文標示產品原料、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等。
(四) 請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協助蒐集主要進口國之國內乳品資訊,供必要時採取反傾銷措施。
七、 配合措施
輔導集中飼養仔公牛及肥育淘汰牛,建立肉牛屠宰場,以提升仔公牛淘汰之售價,增加酪農收益,並
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
八、 短期價格穩定措施
當牛乳產地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成本以下時,視情況採取以下安定措施:

(一)

當牛乳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成本90%以內時擬採措施如下:
1. 召開產銷協調會議,協商生產數量及價格穩定措施。
2. 加強國內產銷調節宣導。
3. 國產乳品促銷。

(二)

當牛乳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成本之80%至90%之間時擬採措施如下:
1. 辦理各項產銷調節、促銷及宣導措施。
2. 辦理部分過剩牛乳之收購及處理。
3. 輔導淘汰低產及生乳品質較差之乳牛。

(三)

當牛乳價格下跌至直接生產戊本之80%以下時擬採措施如下:
1. 辦理各項產銷調節、促銷及宣導措施,另辦理部分過剩牛乳之收購與 處理工作。
2. 輔導不具競爭力之酪農退出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