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園地

美國的狂鹿病已被我國列為丙類傳染病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新竹分局 施泰華

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李奇珊 林逸上

  根據報載美國威斯康辛州三名熱愛野外活動男子在吃過鹿肉後死於腦部壞死疾病,經過調查2002年二月該州的鹿同時出現慢性消耗性疾病。此病是一種腦部壞死疾病,無法治療,會導致鹿、麋及北美馴鹿日漸消瘦及死亡。而該病與狂牛病和發生於人之庫賈氏症有關,均由突變的蛋白質Prion引起,會在腦部形成海綿狀空洞。所以目前本病己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列為丙類動物傳染病。

病 原:

  鹿慢性消耗性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 CWD)俗稱狂鹿病,會導致鹿科動物(deer或elk)腦海綿狀組織病變的疾病。目前為止,這種疾病僅見於北美洲的鹿科動物。該病為傳播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的一種,首次被發現於野生動物,其餘的傳播性海綿狀腦病,均發生於被畜養的動物所發現。TSEs係由變性蛋白質Prion所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逐漸退化的疾病,對人類及動物皆具感染性,會於患者腦部組織形成海綿狀之空洞,而患者的行為、知覺和心智均出現改變。Prion為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簡稱,其和現有的致病性病原因子最大的不同為prion不含任何遺傳物質,僅為單純的蛋白質。各種不同類型的TSEs在臨床症狀、病理、感染途徑、流行病學、遺傳因子、發病機轉及致病性方面不盡相同,惟整體而言,這些疾病皆會感染中樞神經,且有很長的潛伏期及最終致命的結果,其可藉由接種或親代基因將Prion變性蛋白質傳至下一代。Prion對放射線有抵抗力,可以耐過115℃、30分鐘或煮沸36小時。對於化學藥品有強的抵抗力,可通過病毒用的濾過器,在0.35%福馬林中可耐至少三個月。高溫、鹼化作用以及醛均不容易破壞它。

動物的傳播性海綿狀腦病:
   
疾病名稱  首次報告時間 感染動物種類
綿羊搔癢病 1730 綿羊、山羊
(Scrapie)    
傳播性貂腦病 1965
(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 ) 1967 白尾鹿、黑尾鹿、糜鹿
慢性消耗性病    
(Chronic wasting disease)    
牛海綿狀腦病 1986 畜養的牛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動物園海綿狀腦病 1988 有蹄動物、大型貓科動物
(Zoo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貓海綿狀腦病 1990  畜養的貓
(Fel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病史及分佈:

  本病目前無法確定起源於何地,首例被發現於1967年的南科羅拉多野生動物研究機構,一隻mule deer出現消耗性症候群。直至1978年才被確認為傳播性海綿狀腦病。1981年確認科羅拉多州野生鹿群中有本病的存在,1996年確認人工飼養場發生本病。美國及加拿大則陸續有疫情報告,現在美國的南達科塔州、內布拉斯州、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蒙大拿州、威斯康辛州、懷俄明州、新墨西哥州及加拿大的薩克其萬省、亞伯大省皆為本病的疫區。

 

宿主範圍:

  本病經自然感染的鹿科為:黑尾鹿(Mule deer)、白尾鹿( White-tailed deer)及落磯山麋鹿( Rocky Mountain elk)等三種。

Mule deer

White-tailed deer  Rocky Mountain elk

  其他種類動物如與感染本病之鹿接觸,雖然不會發病。惟實驗證實如以腦內接種病原至貂、猴、山羊等動物體內,卻會使其致病。

  雖然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本病的病原會傳染到人體,但本病潛伏期甚長,食用鹿肉或麋肉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致病,但死於此種病之感染病患,可能被誤診為不明原因的發燒症,很少人會聯想與狂鹿病有關。故不排除會侵害人體,尤其當人體有傷口時,更不應該輕忽此種類似狂牛病侵害人體的可能結果。

臨床症狀:

  本病好發於成年動物約3~5歲,臨床症狀為體重不斷減少及行為改變,如與其他動物的互動增加或減少、行為異常、沉鬱、頭低垂、流涎、多渴、多尿、面無表情及在畜欄內的來回踱步,麋鹿則有過度興奮及神經質等症狀。動物雖然嗜食穀物類但對草料興趣缺缺,體重漸漸減少、衰弱最後死亡。

  本病潛伏期約22個月,一般為18~30個月。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建議鹿隻潛伏期為36個月。

病鹿呈現消瘦狀態

(Photo courtesy of Dr. Beth 

Williams, Wyoming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Science)

病理變化:

  雖然每一種TSE在不同動物上其病理位置和臨床症狀上並非完全相同,但是整體病變相類似,最主要的病變為腦海綿狀病變。

   狂牛病(BSE)
   http://www.mri.sari.ac.uk

   綿羊搔癢病(Scrapie)
   http://www.vetmed.ucdavis.edu

   狂鹿症(CWD)
   http://www.cvmbs.colostate.edu

   人的庫賈氏症(CJD)
 http://www.immaculata.edu/bioinformatics

 庫魯病(Kuru)
 http:// www.immaculata.edu/bioinformatics

傳播及流行病學:

  由於本病的起源及傳播方式仍是一團謎,並不像狂牛病是因肉骨粉所引起。目前在人類圈養及野地的鹿隻都有被感染的病例出現,一般認為動物與動物間的水平傳播為主要的方式(藉由唾液、尿液及糞便污染食用水及飼糧),雖然母體的垂直傳播有可能發生,但在流行病學的考量上,其相對重要性顯得較輕。目前認為狂鹿病致病機制及起因可能和綿羊搔癢症類似。而水平的傳播及被強扺抗力病原污染的環境(如牧草)是造成本病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患有本病的野生鹿其地理分佈較拘限,但畜養的鹿因貿易行為,很容易將本病散播至其他地區或國家。故必需注意檢疫和防疫,例如第一個發生於加拿大的病例及最近發生在韓國的病例,皆為境外移入的鹿隻。

治療及控制:

  目前尚無對發病鹿隻的治療方法。因本病有長潛伏期、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缺乏可靠的活體檢測方法、極強扺抗力的病原且對其傳播機制的不了解等特性。

  目前美國及加拿大對於本病所採政策為(1)確實執行檢疫措施、(2)病畜的撲殺、(3)長時間的監控野生和畜養的鹿、(4)避免疫區動物的移動及輸送(5)宣導及教育民眾以此防止疫情的擴大。

參考文獻:

1.

E.S. Williams and M.W. Miller. 2002. Chronic wasting disease in deer and elk in North America. Rev Sci Tech. 21(2):305-16.
2. J. W. Ironside, D. S. Seilhean, M. W. Head and J.J. Hauw. 2001. Investigation of Prion Disease. Curr top Pathol. 95: 179-202.
3. http://www.aphis.usda.gov
4. http://www.cfia.acia/agr.ca
5. http://www.mri.sari.ac.uk
6. http://www.vetmed.ucdavis.edu
7. http://www.cvmbs.colostate.edu
8. http://www.immaculata.edu/bioinformatics
9. http:// www.immaculata.edu/bioinfor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