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新獎

學術園地

『台灣轉基因複殖動物研發工作團隊』

榮獲 2006 總統農業獎-農業創新獎

◆ 畜試所    副所長李善男

  2006年總統農業獎於元月七日在農業委員會舉行頒獎典禮,由本所為核心組成之『台灣轉基因複殖動物研發工作團隊』榮獲農業創新獎之殊榮,並由總統蒞臨主持頒獎,獲頒獎座一座及中英文獎狀各一紙。願將榮耀分享,並簡述事蹟共勉。

   圖 1 研發團隊獲2006年總統農業創新獎

圖 2 總統農業獎─農業創新獎

圖3 複製牛牛群


  國內複殖科技的發展,經過『轉基因複殖牛羊團隊』的努力研究,在今年又增添兩項新的突破:一項是複殖羊「寶祥」成功自然繁衍後代,創我國首例;另一項是我國第一頭攜帶有人類第八凝血因子外源基因的複殖羊「寶鈺」也順利產下後代「寶貝」,並檢測確定「寶貝」體內也含有人類第八凝血因子的外源基因,使台灣的複殖技術進展跨出重大的一步。

  由畜產試驗所、台灣大學畜產系、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高雄牧場與日新牧場組成了一支堅強的『轉基因複殖牛羊團隊』。這是產學研分工與合作的團隊,研究人員依據專長負責相關領域之技術開發研究。核心技術包括:牛羊胚移置技術,卵子體外成熟、體外授精以及胚之體外培養系統,體細胞複殖與顯微操作技術,基因之構築與分析,轉基因複殖動物之醫護與照顧,分子牧場之建立等。畜產試驗所研究二十餘年的牛羊胚移置技術自
1990年後已穩定發展,並推廣進入產業應用。當1997年牛胚體外生產系統建立之後,台灣第一頭經由體外生產系統完成的雜交肉牛於次年誕生,這些成果代表國內家畜的生物技術發展雛型已然成型。

  1997年英國乳腺細胞複殖羊「桃莉」的發表,帶給全世界新的思潮,它改變過去人類認為已分化之哺乳動物細胞無法重新返回未分化狀態之觀念,並且打破了已去核卵母細胞孕育後無法成功產仔之可能性。此突破如同哺乳動物之體細胞複殖技術之解密,顯示有關哺乳動物無性生殖之複殖科技條件已經成熟。因此,全世界相關研究者均積極投入體細胞複殖科技的研究。

  台灣加入世貿組織,農業如果不能從創新研發、知識管理與高附加價值的研究技術紮根,未來的競爭力將會逐漸消失。本諸於此概念,複殖動物與轉基因複殖,適時精準的掌握了重要價值鏈,並且利用現有之資源賦予最大價值。『轉基因複殖牛羊團隊』善用國內資源,做了複殖乳牛羊誕生之原創;並且在此科技領域中爭取到美國複殖動物專家之合作,發揮了國內優勢,完成冷凍複殖胚乳牛之誕生與育成,研究報告兩篇均獲得2005年國外優良期刊發表。畜產試驗所同時於2003及2004年分別向國內及美國申請相關之技術專利,延伸了科技研發績效以及提升我國生物科技在國際之競爭力。

  研發團隊已經成功連結整合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收集酪農最優良之高蛋白質乳量乳牛,進行優質耳朵細胞複殖牛之產製研發。並利用發展成功之體細胞冷凍技術進行國內畜產種原之保存,創造最大附加價值。本研究團隊在既有之複殖技術條件下,除進一步用於學術探討基因調控胚胎發育過程之機制外,亦將此技術延伸應用使家畜成為生物工廠,達成生產人類醫藥用蛋白質之目標,為經濟動物產業開創新局面。這些豐碩成果,雖然距生技醫藥產品問世,仍有一段漫長之路,但卻是我國在生物科技領域所跨出之極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