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乳經營指數

學術園地

畜試所 /吳明哲

  記得在2000年8月要推動DHI工作一元化的籌備期間,曾請教農委會中部辦公室吳科長安財與乳業協會邱理事長仕炎的乳牛產業發展方向,畜試所新竹分所要如何配合。最終設定2010年的努力目標為「產值不變、牛隻頭數減半」。因此,第一項工作是要讓DHI檢驗室迅速提供乳質檢測結果給養牛戶,不能超過七天,好讓養牛戶能依據個別牛的生乳體細胞數來管理泌乳牛群,生產高品質生乳交給乳廠,同時選育乳量乳質兼優的優質牛。第二項工作是再搭配酪農天地雜誌封面人物發行、DHI戶低產牛淘汰計畫及重視生乳品質提昇的乳牛場評鑑計畫等之開辦,藉以因應加入WTO的國際自由貿易潮流及產業結構調整,並讓新一代養牛青年有知識經濟的認知及國際市場化的心理準備。

  於2000年下半年乳協理監事會議場合,前省農會鮮乳加工廠廠長黃志諺獸醫師(受聘為乳協顧問、酪協顧問)的專業建言,讓我覺得台灣養牛戶的技術已有自身的很多經驗,學術研究界應開始針對各場的狀況協助該場追求更高的生產經營境界。後來,黃顧問在酪農天地雜誌第46期(2001年12月15日)撰文「改善乳牛繁殖效率及冬夏季乳量的實務經驗」,細說台灣地區的酪農飼養受限台灣亞熱帶氣候,高溫多濕氣候使整個生產繁殖、飼養環境頗為嚴苛,所以要利用本土化女牛群,適度日光浴,養成耐熱(如台灣黃牛夏天耐熱耕田),並盡力降低熱緊迫,找出乳牛生殖生理狀態表現乳牛整體的狀況下,從技術及經驗的考量,調整冬季乾乳期月份11、12、1、2月;最佳分娩的月份為1、2、3、4月,因為此季節氣溫適合乳牛牛群泌乳能力能充分發揮,受胎率高,至於懷孕初期食慾更旺盛且夏季時仍可維持相當泌乳量,更能達到一年一產目標。黃顧問以上的肺腑之言,在當時的我只知道牛隻一年一產的可能性很高,但仍然沒想到黃顧問所要調整牛隻配種期的期盼。

  於2003年10月有機會在畜試所總所批示下,要新竹分所代表畜試所出席酪農協會民國九十二年十月二日上午十時假嘉義市小園日本料理舉辦的第三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由理事長顏志輝先生親自主持,會後並舉行「降低生產成本研討會」,黃志諺獸醫師在研討會又再語重心長的說明,因應加入WTO後,國內酪農事業面臨國際化、自由化的衝擊,當務之急應加強競爭力,除配合政府政策外,酪農亦應提出降低生產成本之具體辦法,以調整牛乳冬夏比例的繁殖方法。強調清明節前牛隻配上的重要性。經與黃顧問討論後,才真正地感受到乳價政策的時代性及歷史包袱,也了解到為何黃顧問的繁殖經驗無法讓養牛戶採用,我認為問題出在沒有讓廠農雙方平和地討論共生共榮目標的研討會。隨後與農委會中部辦公室吳科長及主辦技正王安石和莊金谷聯繫並調出乳品廠最近三年的每月總收乳量,分析資料後,發現三年來的三月收乳量和十一月收乳量一樣,因此,而有修改暖季月份的考量,亦就是把夏季的前後兩個月加以調整為前三後一,從三月開始為暖季乳,但十一月為冬季乳,我們稱原有的暖季是「二加二」,調整後的暖季是「三加一」。如此一來,乳牛在清明節前配種的利基就存在,進而讓牛隻於十一月乾乳的一年一胎方式將更可能。於2004年初開始說明三加一暖季乳的改變之利弊,進而鼓勵乳品廠評估其會計支付與乳品經銷的所受到影響程度。由於職務調整,於2004年3月離開新竹分所返回總所,同時農委會中部辦公室草食動物業務主辦人員改組歸屬農糧署,但由衷地感謝乳業協會及乳品廠相關從業人員仍盡力去推展「三加一」概念,終於聽到廠農雙方同意在2006年三月開始實施三加一暖季乳價。養牛戶在六月夏季來臨前三個月就拿到暖季乳價格,這一個月的差別對酪農心態及牛隻飼養均是有利的改善。

  牛隻頭數減半的意義是提高每頭牛的產能至35公斤,故而新竹分所於2002年開始鼓勵高乳量乳牛戶轉型辦理種牛場登記,在乳牛場轉型為種牛場的推廣計畫裡,直接以DHI戶年平均每月測乳之牛隻日產乳量有25公斤以上的高乳量乳牛戶進行意願調查,並建立夏季乳經營指數(Summer Milk Index, SMI)排行榜來監測DHI的服務機能。

  夏季乳經營指數SMI = (夏季月份日乳量/4至5月份的日乳量平均)*100%

  夏季的六至九月,日產乳量會逐月下降。能在五月前有調整牛隻耐熱的管理方式及飼養制度,可以讓牛隻的產能下降少,甚至於有效地增加牛隻夏季產能。夏季每月測乳DHI乳牛群於2001年210戶至2005年233戶的五年期間,五月的日產乳量由不到22公斤提高到22.7公斤,但八九月的日產乳量卻由19.5公斤改進為22公斤。夏季乳經營指數由2001年的最低指數89提高至2005年的96,說明養牛戶對夏季牛隻的飼養技術已改善不少,最終也反應在夏季乳量的產能提昇上。

圖一、酪農於2001至2005年夏季月份每日乳量的變化

圖二、酪農於2001至2005年間夏季乳經營指數的變化

  在2001年5月是25公斤以上高乳量戶26戶中,在6至9月夏季期間之四個月的SMI平均為100以上的有兩戶。在2002年亦是兩戶,但在2003年就有10戶,2005年增加為11戶。單從2005年的資料來研判,夏季每月的SMI未低於100的戶數有顏木喜、吳 交、李謀能、郭文祥等四戶,他們的牛隻夏季日產能比五月的還好。夏季乳產能增加才是經營主力,有些牧場正努力以赴,培育耐熱牛群,為自己的事業找尋出夏季乳經營手法。

表一、在2001-2005年間酪農夏季乳經營指數排行榜

測乳年

戶 名

4-5月份的
日乳量(Kg)

夏季(6-9月)
測乳月份數

夏季乳
經營指數
月平均

夏季乳
經營指數
標準偏差

夏季乳
經營指數
最少值

夏季乳
經營指數
最大值

名 次

2005

顏木喜

26.12

4

107.3

3.5

103.7

111.3

1

2005

吳 交

25.52

4

105.3

4.4

101.4

110.9

2

2005

郭泰麟

26.02

4

104.4

11.4

87.4

112.1

3

2005

李謀能

25.13

4

104.0

5.9

100.2

112.7

4

2005

廖李月女

25.79

4

103.7

7.2

96.6

113.1

5

2005

郭文祥

25.30

4

103.0

2.1

100.6

105.5

6

2005

陳光雄

27.24

4

101.8

2.6

99.7

105.4

7

2005

李瑞珍

25.77

4

101.7

2.8

97.6

103.3

8

2005

沈靜妹

25.79

4

101.5

1.6

99.5

103.1

9

2005

陳新助

25.82

4

100.7

2.0

99.0

103.4

10

2005

陳淑瑟

28.20

4

100.7

4.7

95.6

106.9

11

2004

黃敏雄

25.21

4

107.8

3.4

103.5

111.7

1

2004

許逸忠

25.88

4

107.3

3.3

104.0

111.6

2

2004

吳振安

27.95

4

106.0

3.5

102.2

109.9

3

2004

林創隆

26.68

4

105.0

3.7

101.5

110.1

4

2004

陳光雄

25.83

4

101.0

6.2

93.6

107.7

5

2004

謝和松

25.18

4

100.7

3.4

96.8

104.4

6

2004

許為傳

27.00

4

100.6

3.8

96.8

105.5

7

2004

呂淑貞

26.94

4

100.2

4.7

95.2

104.9

8

2003

顏木喜

25.18

4

113.9

4.5

107.9

118.5

1

2003

許慶良

25.75

4

108.4

3.7

105.3

113.4

2

2003

黃振顏

25.87

4

106.7

2.0

104.2

109.0

3

2003

廖文賢

27.43

4

104.3

7.7

96.7

114.6

4

2003

林樹枝

27.57

4

103.0

4.8

98.2

108.5

5

2003

陳保存

25.43

4

102.5

2.9

99.1

106.1

6

2003

甘智仁

29.12

4

102.3

1.8

99.9

104.0

7

2003

吳 交

26.99

4

101.7

3.0

97.8

104.5

8

2003

顏尹埕

26.46

4

101.6

1.8

99.0

103.1

9

2003

廖文宏

28.84

4

100.7

3.8

96.4

104.3

10

2002

陳鍾亮

26.45

4

101.4

3.4

97.6

105.1

1

2002

陳宗民

28.91

4

100.5

1.7

98.4

102.4

2

2001

陳隆誠

25.59

4

108.9

1.7

106.6

110.5

1

2001

吳 交

26.29

4

100.1

2.4

97.9

102.8

2

      http://pigbase.angrin.tlri.gov.tw/pigbase/bmilkmean_smi.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