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乳用水牛產業概況}

魏良原  林正鏞/畜產試驗所花蓮種畜繁殖場

  人類豢養水牛 (Bubalus bubalis)已超過5,000年的歷史,提供人類農業發展所需的農村勞動力、牛乳、牛肉及牛皮等,特別是發展在以農業為基礎上的亞洲文明,該地區大部分的國家中仍有60~80 %的人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 (Nanda and Nakao, 2003),所生產的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麥、蔗糖和豆類等,其中以水稻為最大宗,而水牛於水稻生產上具極重要之地位,例如在中國南方、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家,水牛約可提供20~30 %的水稻生產所需勞動力。而水牛乳的生產對亞洲地區許多國家來說,為一個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此為大多數台灣人不明瞭的部分,以下將概略介紹數個水牛乳生產國家的產業狀況。

【水牛的分佈與分類】

  全球約有1億6千7百萬頭水牛,約佔世界牛隻總頭數的12.5﹪,其中96.6 ﹪的水牛在亞洲。主要水牛飼養國家及頭數如圖1,以印度的9千5百萬頭最多,佔全球的59%,其次為巴基斯坦與中國,分別佔15%與14%。水牛大致可區分為野生及經馴化成為家畜兩部分,野生水牛依地區大致可區分為非洲及亞洲野生水牛;經馴化之水牛又包含二種型別,一種是河川型 (如圖2)主要分布在南亞地區、印度以西、埃及與部分歐洲地區,染色體數目為50個,產乳量較高,為水牛中的乳用種,而另一種為沼澤型,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中國、菲律賓以西到印度,染色體數目為48個,主要為役用及肉用,極少數乳用,台灣水牛 (如圖3)即為此型。二者之外觀差異主要在角、體型大小及顏色等,儘管兩者之染色體數不同,仍可交配產生具生殖力的後代。

圖1. 世界主要水牛飼養國家及頭數(百萬頭)。           資料來源: FAO ( 2003)

 水牛的產乳性能】

  河川型水牛之所以為水牛之乳用水牛品種,無非其產乳能力明顯較沼澤型水牛為佳,在印度及巴基斯坦之河川型水牛,一個產乳期的乳量約2,200~3,000 kg,飼養條件較佳者可達4,000~5,000 kg,最好的水牛產乳量可超過6,000 kg;義大利及巴西的水牛產乳量約2,500~2,800 kg。泰國及越南的沼澤型水牛,在使役的狀況下,每日產乳量僅約1.6~1.9 kg (Nanda and Nakao, 2003),非使役的狀況下,也僅為2.2 kg (Gongzhen, 1996)。台灣與中國大陸皆曾引進河川型水牛來改良沼澤型水牛之產乳性能,台灣於1959年自菲律賓進口乳肉役兼用之河川型 (摩拉,Murrah)水牛7頭 (3公、4母),並從花蓮地區挑選沼澤型母水牛20頭,進行級進雜交試驗,至1971年共繁殖育成94頭,泌乳期240天,平均每日產乳量約5 kg,乳脂濃厚 (乳脂率6.5~10﹪),因台灣集約經營環境下,兼用較不為酪農接受,已逐漸被淘汰 (吳恆祥, 1984),至目前台灣已無其雜交後代存在。中國大陸於1957與1974年,分別自印度與巴基斯坦引進Murrah與Nili-Ravi品種的河川型水牛,當地沼澤型水牛與Murrah雜交後在277天的泌乳期,每日產乳量平均為3.73 kg。惟中國大陸持續進行水牛乳用性能改良計畫,除純種Murrah與Nili-Ravi外,亦育成含Nili-Ravi 50%、 Murrah 25%、本地水牛25%的三品種雜交水牛,一個產乳期 (305天)的乳量約2,233 kg (http://www.gxbri.com/shop. asp?c_id=36&s_id=115)。水牛的產乳量雖遠低於乳牛,但水牛乳具有較高的固形物 (18~23 % vs. 13~16 %) ,適合用來製作乾酪等加工製品,兩者間的差異如表1。沼澤型水牛的乳汁則含更高的脂肪 (9~15%)與蛋白質 (7.1%) (Nanda and Nakao, 2003)。

     圖2. Nili-Ravi水牛。                圖3. 台灣水牛。

 

表1. 每100 g水牛乳與牛乳成分比較

 

水分(g)

蛋白質(g)

脂肪(g)

碳水化合物(g)

鈣(mg)

磷(mg)

水牛乳

81.0

4.3

8.8

5.0

219

198

牛   乳

88.0

3.2

4.1

4.4

120

90

資料來源:Muhammad (2003)

 主要水牛乳生產國家概況

  全球水牛乳的年產量約7千7百萬噸,約佔牛乳總產量(6億噸)的12.8%,其中97.1 % 產自亞洲。印度為全球最大的水牛乳生產國家,年產4,600萬噸,其次為巴基斯坦(2,350萬噸)、中國(265 萬噸)、尼泊爾(80 萬噸)、伊朗(23 萬噸)(FAO, 2003)。雖然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水牛乳產量高居世界前二位,惟多屬後院方式(backyard system)飼養,規模小且多以手工進行搾乳,飼養目的除作為乳用外,亦提供部分勞役及水牛肉,且因飼養條件不佳,產乳量較低。僅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Punjab)與印度北方地區,因每人每日平均牛乳消費量較高達0.8 kg,才有較具規模及企業化經營的農戶,並提供較均衡的營養與使用機械式搾乳系統,使得水牛乳生產商業化,並提高水牛之產乳量,這些地區除單純飼養乳用水牛的牧場外,混養其牠乳用品種乳牛的牧場亦很普遍。 而在一些國家級與學校的水牛乳生產牧場,因提供水牛更好的管理,使得這些水牛的平均產乳量大多高於企業化牧場,也供應部分水牛乳的需求。

  義大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及希臘等,為幾個有飼養乳用水牛品種的歐洲國家(http://www.milkproduction.com/Library/article_series/BuffaloMilking/Buffalo_Milk_Production_Chapter_1_Introduction_to_buffaloes.htm)。義大利約有161,000頭水牛,每戶飼養規模約在50頭以上者多數採機械搾乳,每日搾乳2~3次。羅馬尼亞飼養的水牛為河川型中的地中海品種 (Mediterranean),或與Murrah雜交的後代,頭數約210,000頭,泌乳期為252~285天,總產乳量為900~1400 kg,在私人牧場多以手搾乳,企業化牧場或研究機關才以機械搾乳。保加利亞多以合作方式組成頭數250~500的牧場以機械化方式搾乳。土耳其約有316,000頭水牛,大多數牧場以手搾乳,每日搾乳1~2次,飼養規模約1~15頭,每泌乳期每頭之總產乳量為 600~1,000 kg。埃及相較於其他生產水牛乳的歐洲國家,其飼養規模更小,95﹪為小規模飼養,約有4百萬頭水牛,為乳肉兼用。

  中國大陸為少數飼養沼澤型水牛卻仍積極發展水牛乳產業的國家,水牛具適應力強、耐高溫多濕、抗病力強、耐粗食的特性,利用南方地區溫度較高,濕度大、水與草地資源豐富及在養頭數達2,280萬頭的優勢,引進河川型水牛進行雜交育種,且已培育出優良的雜交乳肉兼用水牛品種,進行水牛乳生產,且已商品化並輸出至香港地區,由於中國每人的平均乳品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消費量的11.2% ,因此水牛乳產業於該地區仍深具發展潛力。

  消費習慣與需求也使得部分國家對水牛乳的消費量增加,在尼泊爾、巴基斯坦、埃及與印度等國家,水牛乳生產量約佔總牛乳產量的69 %、67 %、65%及56 %。亞洲主要水牛乳生產國家每年平均產量增減率如圖4,其中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國家所飼養的水牛品種為非乳用的沼澤型水牛,除馬來西亞產量逐年減少外,其餘二個國家產量皆逐年增加,惟年生產量皆低,據FAO (2003)統計,分別為6,900、116,018及30,000噸/年。其餘有生產水牛乳的亞洲國家,大部分的水牛乳生產量於1992~2002年間仍持續成長。就整個亞洲地區而言,水牛乳產量平均年增率為 5.5 ﹪,而除亞洲外的其他地區,包括歐洲、埃及等地區為4.1﹪。就1992~2002年不同地區每年平均水牛乳與牛乳產量增減率比較(如圖5),全球水牛乳生產量仍以每年5.4 ﹪的比例上升,相較於牛乳的0.9﹪,顯示水牛乳產業仍持續快速發展中。

    圖 4. 亞洲主要水牛乳生產國家每年平均水牛乳產量增減率 ( 1992~2002 )。
                資料來源:FAO ( 2003 )

                  亞洲地區         其他地區                全 球

         圖 5. 不同地區每年平均水牛乳與牛乳產量增減率比較 (1992~2002)。
                                        資料來源: FAO ( 2003)

【結 論】

  就近十數年來的水牛產業發展來看,飼養沼澤型水牛的東南亞地區,包括台灣,頭數每年呈現快速下降的趨勢,在1992~2002年間頭數已減少18.5﹪,反觀飼養河川型水牛為主的南亞地區,則增加了20.1﹪(FAO, 2003),顯示機械化發展使得沼澤型水牛的役用功能消失,導致頭數快速減少的世界趨勢,雖然許多國家的水牛乳產業正在發展中,台灣則限於現有頭數太少(4101頭,2005年,農業統計年報),且皆屬產乳性能不佳的沼澤型水牛,不利於水牛乳產業發展,因此,如何利用水牛的特性,開發水牛的多元化利用,以減少快速下降的趨勢,避免台灣的水牛絕種,為另一個需要儘速解決的課題。

【參考文獻】

吳恆祥。1974。台灣畜牧獸醫事業養牛篇。肉役牛品種。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pp. 188-200。
農業統計年報(200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取自:http://bulletin.coa.gov.tw/view.php?catid=1162
FAO. 2003. http://www.fao.org/
Gongzhen T. 1996. The performance of cattle and buffaloes feeding forage and straw for milk, meat production and draft in Guangxi, China. In: Tingshuang 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creasing Animal Production with Local Resources,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China.13–18 October, pp. 26–33.
http://www.gxbri.com/shop.asp?c_id=36&s_id=115
http://www.milkproduction.com/Library/article_series/BuffaloMilking/
Buffalo_Milk_Production_Chapter_1_Introduction_to_buffaloes.htm
Nanda, A. S. and T. Nakao. 2003. Role of buffalo in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si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us. Animal Science Journal. 74: 443–455. Muhammad Muzaffar Ali Khan Khattak. 2003. Growth performance of a neonate exclusively fed on buffalo milk: a case study. Pakist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 (4): 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