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的乳羊與肉羊是南向的保證

本文作者: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宋永義

1. 登錄是本土化的根本辦法:

  為了加強與加速乳羊與肉羊適應本地水土發揮遺傳潛能,需在本地勵行登錄與檢定,加強擇優汰劣,儘快育成適地適種的台灣山羊始克有功。

2. 登錄羊的市場區隔:

  登錄羊與非登錄羊的價差與市場區隔至大。羊農的所得主要來自產乳的收入、肉羊收入與出售種羊的收入,一般前者乳、肉收入約佔8至9成而後者種羊收入在20%之間。成功的羊農之收入會有部分來自出售種羊的收入,而乳款與肉羊的收入佔總收入之成數便能降低。當出售種羊收入增加至近總收入之半時便可稱為育種專家或種羊戶(Breeder)。不問是淘汰母羊或新女羊,因其登錄做得好有明確的血統系譜亮麗的測乳、生長檢定成績,其淘汰羊亦稱為推廣羊仍相當優秀,故不僅受歡迎售價也較高。

3. 台灣是亞熱帶地區的高科技國:

  台灣既為WTO會員國且為低緯度亞熱帶之高科技國家,只要台灣的羊隻如同台灣的種豬,具有與高緯度溫帶先進國所擁有的登錄檢定等先進國家的育種制度與登錄檢定證明,台灣必將擔當東南亞之南洋諸國的種羊、種牛之供應國。

  台灣養羊產業不僅要生產高品質羊乳與在地羊肉,在供應滿足國內消費之需要中,再做好乳羊、肉羊的登錄與測乳及生長檢定,選優汰劣改進山羊耐熱性,使山羊本土化後,便可輸出南洋諸國,東南亞廣大的推廣山羊市場亟待吾人達成南向目的。

(本文摘錄自宋永義教授所著「羊農成功的祕訣-參加登錄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