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鬃山羊具有敏感的防禦性,對外來的生物干擾者具有攻擊性。攻擊前會前腳用力跺地,頭部往前低,接近90度角朝前方往前衝,用角去攻擊外來的干擾者,並發出咻咻聲(警戒時所發出的聲音),平常不像一般山羊會發出聲音,平常幾乎沒有叫聲。

  黃書冠說,長鬃山羊為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是台灣唯一的牛科動物,也是台灣特有種,習性與反芻動物一樣,仔羊與母羊有跟隨性,母羊在生產後會將剛出生的小羊藏匿起來,故飼養員必須在每個角落尋找剛出生的小羊蹤跡並紀錄,不過照顧小羊的重責大任還是落在母羊的身上。

  長鬃山羊與一般山羊不同的是長鬃山羊有四個乳頭,分娩後漲奶並不明顯,每次只生產一頭小羊,多胎率不高;公羊與母羊只能靠性器官特徵來分辨,外觀上幾乎無法區分公與母。一般習性有採食、生殖、休息、走動、警戒、腺體標記等,且特定的月份有高峰期,喜獨居,常於早晨與黃昏活動,因為腳蹄構造特別,所以對於岩石、樹木皆可靈活攀爬。至於腺體標記是長鬃山羊的獨特習性,會用眼窩腺所產生的分泌物擦於突出物作為領域記號。

  長鬃山羊身體毛色呈深褐色,毛短,雌雄皆有一對洞角,呈圓錐狀,角終生不脫落,背頸中央一帶為黑色,腮、喉嚨、頸為淺黃色。具有兩尺高的跳躍力,奔跑時速可達20公里,在樹林、障礙地區依然不減速度,故也有「台灣羚羊」之稱。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長鬃山羊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健康檢查,疾病防治重點為內外寄生蟲之去除。園區內沒有疥癬感染與口蹄疫發生的紀錄,寄生蟲防治主要是以消毒水定期噴灑消毒,而驅除寄生蟲的效果相當不錯;目前無特定威脅疾病。

(林炯仁、王志平)

參考文獻: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灣長鬃山羊簡介」
     台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http://www.zoo.gov.tw/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長鬃山羊棲地及行為之研究」
     研究生:陳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