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羊產業概況

 

黃政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研究員兼分所長/jchuang@mail.tlri.gov.tw

 

早期的養羊產業

  台灣的野生山羊存在於高山,稱為長鬃山羊(Sero goat)。平地在來種黑山羊,是在17世紀隨先民自廣東及福建地區遷移而來。早期,山羊產業多半是採用野地放牧,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俗語說『牛食澆,羊食燒』、『山羊見青即食』,野放的山羊被認為會破壞水土保持及造林,因此,政府並不積極輔導養羊產業及投入相關的研究,養羊產業的發展也十分緩慢。

 

肉羊品種與產業的演進

  1980年代初期,是台灣養羊產業發展的轉捩點,羊農體驗到粗放養羊雖然成本較低,但是經營效率也較低,且寄生蟲的控制困難,因此開始採用集約圈飼的經營方式,養羊規模也逐漸擴大,大型的努比亞山羊(Nubian)1981開始大量自美國引進台灣,與本地山羊進行雜交改良;同時期,政府也以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為中心,開始研究與輔導養羊產業。如今,台灣的肉用山羊,已完全改用高床圈飼,且有9成以上是努比亞的雜交種,但是為了避免在來種黑山羊絕種的危機,政府在1987年開始進行種原保存工作,目前保存約300頭台灣黑山羊。除了努比亞山羊之外,近年來,有養羊業者自澳洲引進波爾山羊(Boer),但因為雜交後代毛色多為白色,而白色肉羊的市場售價偏低,因此民間利用波爾山羊雜交改良肉羊的情況並不普遍。有鑑於此,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利用波爾山羊、努比亞及台灣黑山羊雜交育種方式,已選育出外表純黑色的肉用山羊新品種,預定2014年完成品種登記及推廣。至2011年底為止,台灣肉用山羊的在養頭數約150,000頭,國產羊肉約佔羊肉市場的10%,其他90%的羊肉由紐西蘭及澳洲進口,其中大部分是綿羊肉。

 

羊肉的生產與行銷

  肉用仔公羊一般在5月齡去勢,肥育至13~15月齡,體重達60~70公斤時上市,目前在彰化與雲林各有1處活體肉羊拍賣市場,3家專業屠宰場,肥育羊隻拍賣價格因毛色不同而有差異,黑色及雜色閹公羊較白色閹公羊價格高,以2011年為例,平均每公斤雜色閹公羊拍賣價格達新台幣238元。生鮮國產羊肉大部分銷售到羊肉爐店及餐廳,一般傳統市場及超市很難購買得到,部分國產羊肉也用來生產羊肉爐調理包及罐頭。為了與進口羊肉有所區隔,中華民國養羊協會自2009年開始推展國產羊肉標章(FGM)認證,目前有41家羊肉專賣店加入。近年來,為了推廣國產羊肉,除了地方政府每年有辦理岡山羊肉節活動之外,養羊協會也印發羊肉料理消費手冊及辦理羊肉料理品嚐會等促銷活動。

 

乳羊品種與產業的演進

  台灣的乳羊據說最早是由天主教及基督教的傳教士引進,品種以撒能(Saanen)及土根堡(Toggenburg)為主,經過與再來種黑山羊級進交配(up-grading)之後逐漸形成乳羊族群。與肉羊產業情況相同,在1980年代之前,受到政府養羊政策的影響,乳羊產業主要以家庭副業及羊乳自產自銷方式經營,且母羊的產乳量偏低。1983年左右,台灣乳羊業者自日本進口約150頭撒能種乳羊,因體型高大且產乳量高,一時之間引起產業界轟動。1988年開始乳羊業者陸續大量自美國、澳洲及紐西蘭引進乳用種羊,品種包括撒能與阿爾拜因(Alpine),及少數的土根堡及賴滿嬌(La Mancha)等,乳羊進口的累計數量估計高達12,000頭以上。至2011年底,在養乳羊總頭數近6 0,000頭,平均飼養規模為166頭,乳羊品種以阿爾拜因為主,佔70%以上,其次為撒能,至於其他乳羊品種已極為稀少。中央畜產會除了辦理種羊血統登錄之外,每年還辦理種羊比賽與拍賣會。

 

羊乳的生產與行銷

  1985年台灣成立第一家乳羊產業合作社,即嘉南羊乳運銷合作社,隨後並設立台灣第一家羊乳工廠,是台灣乳羊產業成功轉型為集體經營的典範。目前總計有2家羊乳運銷合作社,6家羊乳工廠,每年收取的羊乳量佔全國羊乳產量的70%,其他30%的羊乳則由乳羊場自行生產販售。羊乳產品以鮮乳及各種調味乳為主,行銷通路則以送乳員每日宅配到家為主,其它已上市的羊乳產品包括羊乳糖、香皂、沐浴乳、饅頭、乾酪(cheese)、冰淇淋、冰棒及羊乳酒等。中華民國養羊協會自2001年開始推行國產鮮羊乳標章(GGM)認證制度,目前有18家廠商參與行銷GGM羊乳,養羊協會至目前為止已累計發出4.5億張標章。

 

生產管理科技化

  台灣雖然位於熱帶及亞熱帶的地區,現有的乳羊品種在春季仍然有季節性的繁殖障礙,導致秋季羊乳消費旺季時羊乳產量供應不足的現象。近年來,酪羊農分別採用荷爾蒙處理、光照調節及費洛蒙(pheromone)等人工誘發繁殖技術,已能完全克服天然繁殖季節的障礙。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術也已推廣至乳羊場應用,並自法國進口冷凍精液進行品種改良。目前畜產試驗所正在研發山羊精蟲性別分離技術,並協助羊農建立精子及胚胎銀行。此外,養羊場管理軟體設計與推廣、無線射頻(RFID)技術,包括電子耳標及個人數位助理(PDA)的應用,逐漸實現養羊場高效率及無紙化管理的理想。

 

養羊產業發展方向

  台灣養羊產業的發展已達成熟階段,但是受到國際穀物與芻料價格高漲的影響,生產成本也持續攀升,已嚴重壓縮到養羊產業的獲利空間,未來將朝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向發展,具體的做法包括:1.普及人工授精與胚胎移植技術應用,加速山羊品種改良。2.加強繁殖管理技術,提高羊群繁殖效率與仔羊育成率。3.改良與推廣國產牧草,並研發農業副產品飼料化應用,以有效降低飼料成本。4.開發羊肉及羊乳加工產品,提高附加價值:例如肉乾、乾酪(cheese)及羊乳保養品等。5.加強國際養羊技術合作與交流:台灣的溫帶乳羊品種長期在熱帶環境之下適應與繁衍,已育成耐熱的乳羊品系,未來除了在人工生殖科技及羊乳加工技術與法國繼續合作之外,將保持與馬來西亞、越南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交流,除了協助各國提升養羊技術之外,也期待協助台灣養羊產業,將優良熱帶品系的乳羊冷凍精液與胚胎推廣到東南亞地區,達到國際互利共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