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簡介
  小反芻獸疫是一種甲類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感染率與致死率極高,主要感染山羊、綿羊等小反芻獸動物。而又以山羊的感受性最為強烈。感染的特徵為高燒、大量的眼鼻分泌物、口炎、腹瀉與肺炎。本病又俗稱羊瘟,於1942年首次發現於西非的象牙海岸,主要分布在非洲國家,近年來又擴散及中東、西亞與南亞等國家,慶幸的是台灣目前並無本病的通報案例。

二、病原介紹
  小反芻獸疫是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屬(Morbillivirus)小反芻獸疫病毒(PPRV)所引起的疾病。與牛瘟病毒有相似的免疫學特性。病毒外觀為粗糙的球型,病毒顆粒較牛瘟病毒大,是具有封套的RNA病毒。本病毒與牛瘟病毒的封套及核蛋白衣具有共同抗原,病毒可以在胎羊腎細胞、胎羊睪丸細胞、Vero細胞(非洲綠猴腎細胞)上增殖,產生細胞病變(CPE),形成包涵體。本病毒對於高溫環境下抵抗力較低,攝氏56度C便能使其失去部分活性,70度C以上則病毒能被殺滅,但在冷藏和冷凍的組織中能存活較長的時間。在化學環境條件下,病毒抵抗力薄弱,對多數消毒劑具敏感性,甚至連酒精與普通的清潔劑都可以殺滅本病毒。

三、傳染途徑
  小反芻獸疫主要是透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潛伏期大約4至5日最長21日,傳播方式主要是接觸傳播,可藉由與病羊直接接觸傳播。病羊的唾液、眼鼻分泌物、糞尿排泄物等皆含有大量的病毒,被病毒汙染的飼料、飲水、衣物、工具、羊床、畜舍及放牧地等皆可發生間接傳播。在養殖密度較高的羊舍,病毒也會通過空氣來傳播。另外病毒亦存在病畜的精液或乳汁中,故可藉由性交與哺乳造成感染。

四、臨床症狀
  山羊臨床症狀較明顯與強烈,綿羊則較輕微,症狀為突然發燒,發燒的第2至第3日體溫可達到40-42度C,病羊死亡多集中在發燒後期,當發燒症狀出現後, 病羊口腔黏膜輕度充血,進而出現糜爛潰瘍與流涎。鼻腔由初期的透明鼻液隨著病情加重而轉為黃色濃稠性卡他樣鼻液,導致呼吸不順暢。在眼睛方面發生結膜炎,眼睛周圍充滿分泌物。病羊通常伴隨肺炎與嚴重下痢,甚至是水樣血痢便,導致脫水消瘦,懷孕母羊流死產機率增加。感染率及致死率可高達100%,但輕度病情感染時死亡率可低於50%。超急性型病例可能只出現發燒即死亡,而幼羊感染後發病率與死亡率均極高。

五、剖檢病變
肉眼病變:結膜炎、壞死性口炎、支氣管炎、尖葉性肺炎、迴腸與盲腸瓣充出血、結腸與直腸的結合處腸內皺摺呈線狀出血或稱斑馬樣出血條紋,脾臟腫大、腸繫膜淋巴結水腫。
顯微病變:肺部組織出現多核巨細胞以及細胞內嗜酸性包涵體。

六、類症鑑別
  臨床上診斷小反芻獸疫,必須與山羊黴漿菌性肺炎、口蹄疫、羊接觸傳染性化膿性口炎等做出區別診斷。
  山羊感染黴漿菌性肺炎與小反芻獸疫一樣會出現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但不會出現口炎、流涎、與下痢。山羊感染口蹄疫與小反芻獸疫一樣會出現口、鼻症狀,但以口腔、唇部、乳房出現水泡為主,不會出現結膜炎、呼吸困難與下痢。山羊感染羊接觸傳染性化膿性口炎與小反芻獸疫一樣會出現口、鼻症狀,但不會出現結膜炎、呼吸困難與下痢等症狀。

七、防疫與控制
  小反芻獸疫屬於法定甲類傳染病,一旦本病入侵我國時必須衡量本病的高傳播性與高損害性,故防疫政策宜以國家發佈的處理方式為基準。產官學界如非必要,則盡量不參訪疫區國家的相關產業,以免攜帶該病毒入境。落實國內通報機制,一旦發現立即通報相關防治機關,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執行防疫措施,必可將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