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天然習性與國內圈飼調適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楊价民、林怡瑄、陳宥溱

1.前言
  山羊據說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然而在商業化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山羊仍然保有在野外環境的習性。如何在國內的舍飼環境下,滿足山羊的天然習性,將有助於羊隻發揮產能。

2.山羊的棲息習性與圈飼高床羊舍環境
  如果有選擇與足夠空間,山羊會尋找舒適的地點棲息,如此反應山羊在野外的築巢行為。野外的山羊日間覓食(圖1),夜晚回巢休息。羊隻需要乾燥、通風處所,但身體要不會直接吹到風。
  國內的山羊圈飼,絕大多數是使用高床式的羊舍(圖2),使用隙縫或網孔床面,羊糞自動掉落床面下方,減少羊隻接觸糞便。如此除了提高羊隻身體的清潔度,也有助於減少接觸寄生蟲或其他病原體。
  國內的羊舍也大多是沒有設置邊牆,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而羊舍周圍主要是以活動帆布阻擋風雨與強烈陽光照射內部(圖2)。高床羊舍一般有良好的清潔與通風效果,但是床面一般欠缺絕緣性質的保暖效果。由於羊隻體內的脂肪主要是在內臟周圍蓄積,皮下脂肪偏薄,因此即使在夏天,高床上的羊隻在夜間可能會消耗能量用於維持體溫,因而減少攝取的養分用於產乳與增重。由於達到最佳表現之羊舍應具備冬暖夏涼、日涼夜暖、通風兼顧保暖的功能,高床羊舍的設計與建造應力求滿足山羊尋求舒適度的習性。

          圖1.覓食中的野外山羊

圖2.國內常見的高床式羊舍

圖3.羊舍微氣候環境之變化因素

2-1.羊舍微氣候環境之變化因素
  以羊場為單位可以視為一個微小氣候環境,其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日照的輻射程度(圖3)。輻射導致空氣溫度變動,直接影響了羊隻的舒適度。溫度變動造成空氣壓力產生差異,驅動了風速與風向。空氣溫度的變動另外控制了水氣的蒸發或空氣中水氣的飽和,而會改變空氣濕度。空氣的溫度與濕度,以及風速與風向,不論是單獨,或是聯合作用,都會影響羊隻的舒適度,因而衝擊產能。

2-2.建造座落方位影響羊舍內部日照輻射程度
  日照除了會改變溫度、濕度與風速和風向之外,直接照射身體也會造成羊隻不適,嚴重時發生中暑。山羊的習性也會避免長時間直接日曬,而選擇陰涼的處所棲息。
  國內的羊舍建造常會要遷就土地的空間與方位,而有南北走向的羊舍。此種羊舍在上午與下午,分別會有陽光長時間的照射進入欄位(圖4),欄位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讓羊隻尋找躲避,或是要加裝活動帆布與擋板機動調整遮光,減少羊隻直接日曬而衝擊舒適度。如果是在山谷地區,天然地貌阻擋了清晨與傍晚斜射的陽光照射,羊舍則是南北走向較佳,以增加陽光直接照射欄位與羊隻的機會。

2-3.高床羊舍之防風保暖
  前面提到高床羊舍一般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但是床面一般欠缺保暖效果。座落於空曠或是接近海線地區的羊舍,常會遭遇瞬間強風或季風侵襲,直接衝擊羊隻保暖。因此,羊舍周圍除了一般水平活動帆布調節通風與擋風之外,可以加裝活動垂直帆布絕緣保溫(圖5)。此外,羊床可以置放避風箱,讓幼小身體容易失溫的小羊窩藏保暖(圖6),或是放置檔風木板於床面上,提供大羊與小羊躺臥時的絕緣保暖(圖7)。

     圖4.羊隻走避陽光直接照射

   圖5. 羊舍裝置多層水平活動帆布,外
              加垂直絕緣擋風帆布

圖6.仔羊避風保暖木箱

2-4.羊舍內的日間照明度
  前面提到羊隻需要避免長時間的直接日曬,但是羊舍在白天也要有適度的照明,因為可以促進羊隻採食。一般建議飼料槽上方在日間要有照明度至少160流明,大約是人可以輕鬆閱讀書報的明亮度。密閉式的羊舍屋頂透光率低(圖8),特別需要使用人工光照補充照明度。一般羊舍在入口處(圖9)與羊舍側邊(圖10)有較為充足的照明度,而羊舍中央與鄰近飼料存放區(圖11),則大多數偏暗,如此形成羊舍照明度明暗不一致,也是不利於促進羊隻採食。

   圖7.小羊與母羊保暖絕緣木板

       圖8.密閉式羊舍屋頂透光率低  

      圖9.羊舍入口照明度高

         圖10.羊舍側邊照明度高

圖11.飼料存放區照明度低

2-5.國內熱季羊舍之溫度、濕度、溫溼度指數、風速與照明度輪廓
  國內使用的乳用山羊品種大多是原生地域來自溫帶的高緯度地區,身體的舒適溫度在攝氏13至21度之間。高溫會造成羊隻緊迫,環境溫度超過27℃會嚴重降低採食量、產乳量與乳品質,這是國內飼養乳羊在熱季要面對的難題。

  表1為104年7與8月份,在國內13場養羊場量測之羊舍溫度、濕度、溫溼度指數、風速與照明度,量測點分別是在羊舍中央通道之前、中、後三個位置。溫度與濕度在羊舍三個量測點之間的變動很小,因此以平均值呈現,如此也顯示羊舍外圍大環境的溫度與濕度是主要影響因素。溫度的平均值為32.6℃,最高值為35.6℃,最低值28.3℃。濕度平均為64.8%,最高值為35.6%,最低值28.3%;最低溫度與最高濕度是在單一雨天的量測值。

  根據溫度與濕度可以計算溫濕度指數(THI),表示熱緊迫的程度。數值超過85為嚴重熱緊迫,低於85為中度熱緊迫。量測的平均值為84.4,接近嚴重熱緊迫的下限,最高值為88.1;最低值80.2,屬於中度熱緊迫。

  風速是在羊床上方約2公尺處量測,建議數值是每秒鐘2公尺以上。風速的的平均值為0.5公尺/秒,但是變動範圍相當大,最高值為5公尺/秒,最低值0公尺/秒。平均值最低的量測點是在羊舍中央,這個位置相較於前端與後端,不易獲得自然通風。然而,不論是在那一個量測點,羊舍的風速有相當大變異,以羊舍中央的通風最為明顯,主要是受自然通風的程度與是否使用風扇所影響。選取各羊舍的最大風速數值加以平均後為3.2公尺/秒,有超過建議值,然而有些羊舍完全偵測不到風速。

  照明度是在飼料槽上方約1公尺處量測,建議數值是160流明以上。照明度的平均值約為339流明,有超過建議值,但是就如風速的數值,變動範圍相當大。最高值為1628,最低值僅有19.1。平均值最低的量測點是在羊舍前端,此處通常為飼料貯放與準備區,通常有實體的外牆防護,自然採光較為不足。選取各羊舍的最低照明度數值加以平均後為32.7,遠低於建議數值。

2-6.羊舍內的微環境差異性及其影響與因應
   熱季的調查數據顯示(表1),羊舍的溫度與濕度變異範圍小,溫溼度指數偏高,達到接近嚴重熱緊迫等級。羊舍內的通風速度普遍不足,而且存在有高度的變異性,羊舍的入口處(飼料貯存與準備區)與中央,尤其欠缺通風。照明度一般充足,然而接近飼料貯存與準備區的局部區域偏暗,形成飼料槽上方採光不一致。
   在國內熱季的情況,再好的日糧都將難以讓乳羊在一般羊舍環境展現應有的產能。飼養管理的應該擬定因應調整策略,降低熱緊迫造成的損失。羊舍的通風速度與照明度較為容易使用人工加以改良,可以運用於改善熱季採食量與產能表現。

2.7.羊舍使用自動噴霧降溫--局部微環境監控實例
   羊舍使用自動噴霧系統,可以有效達到瞬間局部降溫的效果。噴霧降溫的程度,會受噴霧的量與噴霧啟動頻率所影響。使用溫度控制的噴霧系統,在系統感應到環境溫度設定值,便會自動開啟噴霧。
   噴霧是否達到降低熱緊迫的效果,仍然需要監控。在下列乳羊場的情況(圖12),噴霧前的羊舍溫度是32℃,略為低於羊舍外的溫度,噴霧後羊舍的溫度再降到31℃,估算之溫溼度指數為82,屬於中度熱緊迫等級。羊舍中央量測到的風速為0.2公尺/秒,周邊為1公尺/秒,由於羊舍的風扇沒有啟用,因此尚有進一步提升羊舍舒適度的空間。

2-8.羊場棟舍微環境差異性與羊隻產能
   在同一個羊場之內,不同棟舍之間,可能因為座向、設計、建造的不同,產生環境上的差異,進而影響羊隻產能。茲以三處養羊場為例(表2),泌乳羊舍W1的溫濕度指數為84.4,接近嚴重熱緊迫等級,而通風風速為0.9公尺/秒,遠低於建議值2公尺/秒,羊隻產乳表現較差。相對的,泌乳羊舍W2的溫濕度指數較低為83.1,屬於中度熱緊迫等級,然而通風風速為2.8公尺/秒,增加了3倍,在其中的乳羊有較佳的產乳表現。
   C場為肉羊場,哺乳羊舍C1為嚴重熱緊迫等級,然而肥育羊舍C2為中度,因為溫度與濕度均為較低。Y場也是乳羊場,相較於懷孕羊舍Y1,泌乳羊舍Y2的溫度、濕度和溫濕度指數較低,而且通風速度較高。從這些量測結果可以看出,養羊飼主對於經濟生產階段的羊隻,似乎提供較為舒適的羊舍環境,而忽略非經濟生產階段羊隻的舒適度。事實上,非經濟生產階段的羊隻舒適度,會直接牽動後續生產階段的產能表現。

3.山羊的採食習性
   山羊的嘴部前端呈現尖型,上下嘴唇與舌頭靈活,使山羊具備精準挑選食物的能力。山羊會偏好柔軟好吃的食物,尤其是養分含量高的葉部,另外會根據身體需要的養分選擇食物。例如,飼餵高蛋白質日糧,同時供應粉碎玉米(圖13)和苜蓿粒(圖13)選食,羊隻偏好採食進食速率較慢的粉碎玉米。另外,飼餵高蛋白質精料的情況,羊隻用較多的時間採食禾本科牧草,而用較少的時間採食進食速率較快的豆科牧草(苜蓿等)。山羊會拒絕粗硬的食物,隔餐或不新鮮的食物也會置之不理,雖然食物的外觀看起來良好,對於污染的食物會堅決避開,即使是看不見的唾液、黴菌等物質。

圖12.羊舍使用自動噴霧降溫之效果評估

圖13.粉碎玉米和苜蓿粒

3-1.山羊的芻料最大採食量
   採食量是決定羊隻表現程度的關鍵,羊隻有較高的採食量,產乳與增重也會較多。由於採食量在養羊現場難以量測,產乳與增重成為具體的採食量評估指標。山羊偏好採食精料,然而顧及胃腸健康,羊隻的每餐、每天精料採食有其上限,成年羊隻每餐要避免超過300公克,大概是半台斤的量。
   山羊有相當大的瘤胃可以容納食物,因此,芻料的採食量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成為羊之表現的重要影響因素。決定羊隻每日芻料採食量的因素有:(1)每口食量、(2)進食速率(咀嚼、吞嚥)、(3)一日進食的全部時間;其中羊隻每口食量的大小(圖14),對每日芻料採食量的影響最大。

3-2.山羊對芻料的每口食量
   牧草的結構直接影響每口食量;生長階段的牧草柔軟而葉多(圖15),羊隻的每口食量可以達到最大。老熟牧草葉片比例減少,且品質降低。羊隻為了挑選葉部而避開莖部,因而每口食量減少。在這種情況之下,羊隻必須加快進食,同時增加進食時間,才能達到每日一定量的牧草採食量。如果芻料品質不良加上供應不足,羊隻將無法快速進食,或是沒有足夠時間,達到一定的採食量與表現。
   狼尾草是國內用於飼餵山羊的主力青草,莖部的比例高(圖16),尤其是在老熟開花階段更為明顯。青割狼尾草品質不佳的飼餵管理調整應該考量:(1)增加青割狼尾草供應量,讓羊隻有機會選擇想要吃的葉部;(2)增加青割狼尾草在飼料槽的供餐時間,讓羊隻有充足的時間吃到飽。

         圖14.山羊的大口芻料食量

         圖15.細軟而均質的優良乾草

      圖16.葉少莖多之青割狼尾草

3-3.最高芻料採食策略-高架飼槽之供草量
   相較於野外山羊的自主覓食採草,舍飼羊隻的最高採食量直接受限於人工的芻料供應量。國內羊舍大多是配備高架式的飼料槽(圖17),放草的容量有限,如果飼養密度高,必須增加芻料的供應次數,讓所有羊隻有機會吃飽。
   有些羊場針對大量餵草導致羊隻拉草散落床面,造成浪費與清潔衛生不良(圖18),會限制芻料的飼餵量,而出現飼槽長時間的清空(圖19),如此非常不利於羊隻的最大芻料採食。

    圖17.放草容量有限的高架式
             飼料槽

     圖18.羊隻拉草浪費、阻塞床面

 圖19.飼槽清空導致羊隻長時間
           無草可食

   如果沒有人力與時間進行增加飼餵次數,且要顧及羊隻拉草問題,而無法每餐大量餵草,變通方式可以放置綑綁乾草於飼料槽(圖20),如此羊隻隨時有草可以採食,也可改善拉草問題。另外是設置網室乾草架隨時供草(圖21),網孔不要超過嘴寬,羊隻以嘴唇與門牙採草,減少拉草行為。

         圖20.綑綁乾草置放飼料槽隨時供草

     圖21.設置網室乾草架隨時供草

3-4.平面式飼料槽之最高芻料採食餵食策略
   少數羊場的飼料槽使用平面式設計,允許一次放置大量的芻料,充分供應羊隻選食(圖22)。此時仍然要留意羊隻的採食行為,進行飼槽管理,以確保達到最高的芻料採食(圖23)。如果飼槽中有充足的芻料,而羊隻採食意願低落,可能是品質不佳所致。
   由於平面式飼料槽的地面沒有傾斜度,被羊隻推開的芻料便無法採食,呈現飼槽有芻料,然而羊隻採食不到的情形。因此,要有推料的動作,讓羊隻可以就近採草。如果剩料或推料不被羊隻採食,推測羊隻已經飽食,要斟酌減少餵量,另外有可能是芻料已經不新鮮,或是有汙染(如唾液等)。

       圖22.平面式飼料槽可以一次放置大量芻料

         圖23.平面式飼料槽之芻料樣態與採食行為評估,資料來源:
                   ConseilElevage

4.結語
   飼料轉換產能效率是圈飼羊場經營效益之關鍵標的,在國內的氣候條件下,運用羊舍環境優化策略,可以提高羊隻舒適度與自主行為表達,促進採食量與產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