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羊產業經常須要面對各種山羊疾病的衝擊與威脅,而養羊先進們若具備對山羊疾病的瞭解與認識,必能將損失降至最低。而筆者本人長時期在養羊界服務,處理過不少山羊的疾病,其中梭菌病症與Q熱病症在短期與長期內造成養羊產業的損失頗為巨大,故特攥此"羊場梭菌與Q熱的危害與防治一文",希望對養羊先進們有一定的幫助。

山羊梭菌症 (Clostridium disease of goat)
  山羊梭菌感染症又稱山羊腸毒血症、又稱軟腎病,以發病快速、快速死亡為特徵。

  臨床症狀:突然發病,感染潛伏期只有24小時。 病羊通常食慾廢絕,突然離群呆立或臥下,排條狀軟便或水樣下痢便或帶粘液血便。死前步態不穩,全身肌 肉震顫,咬牙、甩頭,最後倒地側臥,腹部膨脹、四肢抽搐、痙攣、後弓反張、呼吸急促、口鼻流出白沫、最後呈昏迷狀態,直至死亡。

  病原型態與致病機轉:本病病原為梭狀芽胞桿菌屬之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成羊梭菌感染以C 、 D型為主, 莢膜梭菌以芽孢型式污染牧草(青芻料)、飼料和飲水。芽胞經口進入並存在於消化道,但不引起發病,為消化道常在菌。當受到不良因素的影 響時,如食慾旺盛的懷孕母羊與肥育公羊採食過量的精料澱粉,或食入過多的青割生玉米,造成多量未消化的澱粉進入小腸後被該細菌利用為繁殖的養分,並得以大量繁殖,繁殖過程產生外毒素,其中的毒素使消化道粘膜特別是真胃粘膜發生壞死和炎症,同時毒素隨血液進入體內,引起急性休克,使病羊急速死亡。

  產氣莢膜梭菌除了能產生強烈的外毒素外,又會製造多種具有毒性的酶,其中以α毒素最為受到重視,α毒素是一種卵磷脂酶,能分解卵磷脂,動物的細胞膜是磷脂質和蛋白質所組成,可被卵磷脂酶所破壞,故α毒素能造成多種細胞的細胞膜損傷,引起溶血、組織壞死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使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出血與水腫。

  防治:1.芻料品質要控管穩定,有梭菌症案例發生後青芻料與精料須減量餵飼並在精料中添加0.5至1.0%小蘇打中和胃腸道之酸性內容物2.勿驟然換料或驟然給予高澱粉的芻料3.畜舍與羊床應避免被外界土壤汙染,被污泥汙染的牧草應避免給羊隻食用4.注意搶食與挑嘴的羊隻採食情況,必要時將之隔離並減少餵食精料或酸性芻料的量。

Q熱 (Q fever)
  Q熱是由貝氏考克斯菌所引起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在家畜和野生動物中呈不顯性感染,但會造成懷孕山羊流死產,感染過的羊隻通常有免疫力。人類在臨床上以發燒、頭痛、肌肉痛及間質性肺炎為特徵。

  病原: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 ),此菌是屬立克次菌科Coxiella 屬的小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具多型性,有兩種細胞變異體(cell variant),分別為大細胞變異體和小細胞變異體 (Large和small cell variant; LCV和SCV),小細胞變異體會形成內孢子,對外界具有高度抵抗性,能長期存在並污染環境。和其他立克次體一樣,Q熱病原體只能在細胞內增殖,無法在人工培養基中增殖。本病原體對理化因素有極強的抵抗力。在壁蝨糞中可存活1.5年,在乾燥血液中可維持傳染性達6個月之久,鮮奶6330分鐘不能全部滅掉其活性。

  傳染途徑:接觸流產的胎衣、陰道分泌物、流產母羊的乳汁(小羊可通過吃入含病原的乳汁經消化道傳染)並吸入帶病原的灰塵、與壁蝨的機械叮咬等傳播。

  臨床症狀:山羊感染本病後主要呈不顯性感染,但可引起孕羊流產。孕羊流產多發生於產前2一4週,通常流產山羊不表現任何症狀,流產胎兒一般為弱胎或死胎,部分流產母羊胎衣有滯留的現象。

  病理變化:通常不常發現病變。但流產的胎衣子葉呈廣泛的病變,子葉纖維增厚,類似皮革狀,子葉有炎症和壞死,胎液混濁,流產胎兒無特殊病變但在組織學檢查上有時可見細支氣管附近淋巴細胞積聚。肝和腎髓質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胎衣子葉區絨毛膜呈彌漫性炎症,並伴有鈣化和膿性滲出物。

  防治:發現山羊群散發流產現象應進行血清學檢查,流產病羊應及時隔離,用強力黴素(Doxycycline)或烴四環素(oxytetracycline)治療,雖上述藥物無法根除Q熱病原體,但至少可以減少病原體的排出。流產胎兒與胎衣應火化並掩埋,分娩區需消毒。流產母羊的羊乳若要取之餵食其它小羊,則需以巴斯德滅菌法加熱後飲用。感染高危險群人員如獸醫師、毛皮業者、農場員工、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及相關研究人員等因工作過程中可能接觸到感染性物質,故應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衣、口罩及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