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畜下痢在臨床上為仔畜疾病中最常見,且造成最多耗損的一項,而仔畜下痢的出現並非單一因子造成,可能影響下痢發生的原因相當多樣,包括動物的易感性、環境因子、營養因子、病原及飼養管理等。本篇將針對四種最常見之新生仔畜下痢病原進行介紹,分別為腸毒型大腸桿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TEC)、輪狀病毒 (Rotavirus)、隱孢子蟲 (Cryptosporidium species)及沙門氏菌 (Salmonella species)。於不同的研究中這四種疾病所佔的比例隨著地點、季節、研究方法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基本上仔畜下痢還是這四種病因占多數。

腸毒型大腸桿菌
  腸毒型大腸桿菌為大腸桿菌的一群,主要由兩種毒力因子來引起仔畜的下痢,分別為使菌體可以附著並定植於小腸絨毛的因子的線毛及附著於絨毛後產生之第二毒力因子—腸毒素,腸毒素會干擾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造成腹瀉。仔畜對於此病原具有年齡抗性,也就是說隨著年紀增長因此疾病造成下痢的機會就越低,可能是由於腸道逐漸發展成熟,可阻礙大腸桿菌線毛的吸附能力(第一個毒力因子)造成。

臨床症狀
  因上述的年齡抗性,由大腸桿菌造成的下痢常發生於小於十日齡的仔畜,又以1~4日齡之仔畜最常發病。因為腸毒型大腸桿菌之腸毒素影響生理功能後,會造成分泌型下痢,引起碳酸氫鹽的大量流失,而碳酸氫鹽(弱鹼)若大量流失就會造成體內酸鹼不平衡,導致嚴重的酸中毒,於臨床上仔畜會呈現的脫水、倒臥不起、精神沉鬱、停止攝乳,有時會過度流涎。除上述症狀外尚可於聽診聽到腹腔有液體流動之聲響。但在某些病例仔畜有可能尚未出現下痢症狀即死亡,這點也須注意。幼畜若感染本病但沒有接受正確的處置,可能會有相當高的死亡率。

診斷
  一如同其他下痢疾病的處置,本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給予支持療法矯正患畜的水合狀態及體液酸鹼、離子平衡。可以口服、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的方式給予輸液,通常在給予支持療法後,患畜的下痢就能緩解。至於口服抗生素的治療是具爭議的,考量的問題是指:雖然抗生素能殺死腸毒型大腸桿菌,但也會消滅腸道內的常在菌叢,若常在菌叢失去平衡,可能對患畜造成更大的傷害;若認為仍需給予抗生素,則可考慮口服給予neomycin 或trimethoprim-sulfa,亦或是肌肉注射ampicillin或amoxicillin,可能可以提供助益。若想要減低患畜腸道發炎的症狀即給予輕微的止痛,可以考慮給予一些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在牛隻給予flunixin meglumine可減少受感染的牛隻的糞便排出量,在羊似乎也有這樣的效果 (1 to 2 mg/kg IM)。

預防
  本病為糞口傳染,故加強場內衛生及盡量減少生產時仔畜攝取到母畜糞便的機會為一大重點,除此之外,於母畜生產前給予大腸桿菌疫苗可有效地增加新生仔畜之被動免疫。確保仔畜攝取到足夠的初乳也是降低此病發生率的重要措施。若此並已於場內發生,則可考慮給予正常的仔羊neomycin來控制全場疾病的發展。

輪狀病毒 (Rotavirus)
  和人類及其他動物易感的輪狀病毒A型不同,通常仔羊下痢是受到B型的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會造成仔羊之小腸纖毛頂端之上皮細胞萎縮,小腸纖毛頂部主管吸收功能,所以萎縮的結果就是吸收功能不佳,引起吸收不良性下痢

臨床症狀
  
2-14日齡之小羊較出現輪狀病毒引起的下痢,但年紀更大的仔羊也有可能受感。年幼仔畜若發病會造成嚴重的脫水精神沉鬱

診斷
  本病可藉由逆轉錄聚合酶鏈鎖反應(RT-PCR)進行分子診斷,以及由組織切片進行病理學診斷,但須注意的是輪狀病毒有時也能在沒有下痢的仔畜身上檢測到,所以其他造成下痢的原因也必須被列入檢測項目,不適合單獨檢測輪狀病毒就做診斷。

預防及治療
  輪狀病毒為病毒性疾病,所以沒有可以針對病原進行治療的方法,僅能給予發病之仔畜支持療法幫助患畜耐過,預防方面則可給在生產前給予母畜疫苗,以增加仔畜之被動免疫。

隱孢子蟲症
  隱孢子蟲症為原蟲性疾病,可對仔羊造成類似於輪狀病毒的吸收不良性下痢。隱孢子蟲與球蟲不同,繁殖出之蟲體不需要經過糞便排出體外後才進入具感染性階段,於患畜腸內即可感染其他尚外受到感染之小腸絨毛上部表皮細胞,而排出體外的病源也可馬上感染其他未受感染之仔羊,此些特性造成此病症狀可發展至相當嚴重,且可以快速的傳播,疫情時程亦可延續相當長

臨床症狀
  
通常此病易發生於5-10日齡之仔畜,受影響的仔畜通常還是可以保有好的精神狀態且願意吸乳,糞便通常呈黃色水漾下痢便,下痢程度從輕微自我限制性到嚴重都有可能,尤其在有其他疾病共同感染時會增加此病的嚴重性,此病常與其他疾病共同感染,且亦常復發。

診斷
  
糞便抹片是個簡單快速且有效的檢測方式,約在40-100倍的視野下即可看到圓形之原蟲,除此方法外亦可使用免疫學檢查亦或是PCR來進行更精確的診斷。此病為人畜共通疾病,在處理懷疑為此病之樣本時需額外注意安全防護。

預防及治療
  
針對隱孢子蟲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法,可給予支持性療法,維持患畜之水合及離子平衡,待仔畜自行耐過。加強場內環境清潔對於此病的的預防是有幫助的,使用decoquinate和monensin sodium可能可以用於控制隱孢子蟲症,但尚未受到證實。於疫情爆發時,發病的患畜須盡早進行隔離,且在病原診斷確定前不應再購入新羊,於診斷後須考慮是否淘汰受感染之羊隻。

沙門氏菌 (Salmonella species)
  沙門氏菌屬於細菌性病原,有上千種血清型,所有的血清型都有可能造成動物的下痢,所有年齡的仔羊都有可能受到此菌感染造成下痢。此菌產生之腸毒素具侵入性,可造成嚴重的發炎症狀甚至大小腸的壞死

臨床症狀
  
所有年齡的仔羊皆具感受性,而在一周齡內隻仔羊若受到感染可能在出現臨床症狀前就死亡,大於一周齡的羊隻較會出現下痢的情形。急性發病時患畜呈高燒抑鬱、裡急後重、休克的情形。沙門氏菌造成的下痢便常帶有血色。腸道性沙門氏菌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懷疑病原為此病時須加強工作人員之防護措施。

診斷
  
此病的診斷可經由組織病理學檢查、細菌培養、PCR分子生物學診斷

治療
  如同上述之下痢疾病,支持療法是不可或缺的,使用抗菌劑給予治療可能有些爭議且腸道外的抗菌劑治療也無法改善腸內的感染情形,但因沙門氏菌具侵入性,給予腸道外抗菌劑有利於避免敗血症的發生。抗菌劑的選用需依照藥物敏感性試驗的結果來決定,在試驗結果出來前可考慮以 Ceftiofur sodium 及 trimethoprim-sulfadiazine先行給藥。

預防
  此病的帶原動物可能為亞臨床的形式,所以在引進新畜時建議隔離一個月,且考慮進行糞便細菌培養,確定沒有帶原之後再引入場內羊群,此菌對於漂白水之感受性良好,可以用漂白水消毒器具來加強環境衛生、減少病原

 *代表通訊作者
 E-mail address: kwchan@mail.ncyu.edu.tw (詹昆衞)

 參考資料
 Pugh DG, Baird AN, ed. Sheep and goat medicine 2nd ed. Maryland Heights, Missouri, 2012.
 Pugh DG, ed. Sheep and goat medicine.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2002.
 Matthews J. Colic. In:
Matthews J, ed. Diseases of the goat 3rd ed, Chelmsford, UK,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