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寄生蟲是一種被忽視的感染,但它們對全球動物和人類健康造成了重大經濟負擔。迄今為止,寄生蟲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宿主寄生蟲系統上,這些系統涉及單個寄生蟲或宿主物種。然而,當宿主共享棲息地和資源時,它們可能會交叉傳播。在這回顧文獻與探索中可了解本土寄生蟲感染區域概況及對畜牧業相互影響,尤其是與牲畜-野生動物和人畜共通疾病風險相關性及經濟產值。本探討是由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去了解台灣本土羊隻寄生蟲現況,雖所獲資料非常匱乏,但將現有匯集資訊願所能提供業者或獸醫等相關人員在疫病防治與羊隻健康保健參考。

  羊寄生蟲對於飼養上的危害可為產乳量下降、生產、繁殖等,而寄生蟲疾病會限制宿主族群規模,近代發現馴養動物的疾病也會對野生動物族群造成傷害,因人為過度開發而增加疾病互相傳染的機會。依林氏在2007年調查,首次發現臺灣野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感染穿孔疥癬蟎(Sarcoptes scabiei),其感染來源與對臺灣野山羊族群的影響尚不清楚,也不知道臺灣野山羊與馴養動物是否會互相傳染,而這資訊也是提醒業者與動物疫病防治者在疫情調查不應忽略。

  依蔡氏1997-2000年台灣東部地區原住民部落生活環境中動物與所狩獵的動物之腸道進行寄生蟲檢測,台灣山羊乳頭糞桿線蟲(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感染率為50.0%(1/2)。依林氏臺灣東部及中部地區山羊消化道寄生蟲感染現況研究調查,在台中(22場,240隻)及台東(22場,200隻)地區,寄生蟲共發現有球蟲(Eimeria spp.)、擴張條蟲(Moniezia expansa)、鞭蟲(Trichuris ovis)蟯蟲(Skrjabinema ovis)、糞桿線蟲(Strongyloides papillosus)、捻轉胃蟲(Haemonchus contortus)、蛇狀毛樣線蟲(Trichostrogylus colubriformis)、腸結節蟲(Oesophagostomum sp.)及鉤蟲(Bunostomum sp.)等9種內寄生蟲,但於研究中臺中地區鉤蟲未檢出。而本篇研究卻未顯示感染率實有可惜。依蘇氏研究台灣山羊共有14種類的寄生蟲,總陽性率為83.9%,以線蟲類及原蟲(球蟲)的寄生率最高,山羊線蟲類中以捻轉胃蟲為最主要寄生的寄生蟲。氣侯感染之影響,以夏、秋為最主要之感染季節,但年齡之影響不。至於畜舍連續使用年限,對羊隻感染寄生蟲並無影響,山羊族群大小中以16-30隻族群獲得最多的寄生率。放牧羊、半放牧羊均比純舍飼羊獲得較高之寄生蟲感染,同樣的以牧草(或雜草)為主食的飼養方法比使用牧草加飼料各半之飼養方法獲得較高的寄生蟲寄生。各種飼養環境中以捻轉胃蟲較易在反芻動物間互相傳播。母羊於生產泌乳期間,其蟲卵量有一顯著的上升(增加),高達未生產未泌乳羊之3倍量。依渡邊裕子研究羊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為35.8%(44/123),因此台灣地區人畜共通隱孢子蟲症傳染爆發之可能性不容忽略。因其傳播途經跟人的生活環境中受動物糞便污染有關。另依董氏研究指出Setaria 屬絲狀蟲經8頭山羊人工感染(S. digitate)。30天後剖檢,在羊腦脊髓腔則全為第四期幼蟲。組織病變為嗜酸性球及其他單核炎症細胞大量聚集於脊髓神經根區之周圍結締組織中,少量在蜘蛛膜。且可檢出第四期幼蟲或第五期未成熟成蟲在脊髓硬膜與蜘蛛膜之間或在腹根神經束被膜內。在腦部可見少量嗜酸性球及單核炎症細胞浸潤在硬膜與蜘蛛膜中。腹根神經脫髓鞘山羊較牛嚴重,嗜酸性球浸潤山羊明顯多於牛。腦脊髓液之炎症細胞相為嗜酸性球出現在感染後10-14天達高峰,山羊以嗜酸性球為主,單核細胞次之。體外以Ivermectin驅除微絲蟲之效能於20小時後達到效應。在體內驅除S. digitata微絲蟲之效能亦同時於20小時清除血中微絲蟲,其效應可達到四個月。依李氏研究於全省13個縣市126 個羊場,採集502欄的糞便樣本進行球蟲種類分類鑑定。結果所有羊場皆有1-9種不同球蟲種類寄生。不同的球蟲在各羊場中的檢出率分別為:Eimeriaarloingi 100%(126/126)、E.hirci 94.4%(119/126)、E. alijevi 81.0%(102/126)、E. ninakohlyakimovae 80.2%(101//126)、E. capria 77.8%(98/126)、E. christenseni77.8%(98/126)、E.caprovina 32.5%(41/126)、E. apsheronica 22.2%(28/126)、E.jolchijevi 20.6%(26/126)。球蟲在不同年齡層分別以0-2月齡,3-12月齡及>12月齡。從文獻回顧中發現球蟲(Eimeria spp.)檢出率最高糞桿線蟲(Strongyloidespapillosus)捻轉胃蟲(Haemonchus contortus)次之、穿孔疥癬蟎(Sarcoptesscabiei)與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皆可能涉及人畜共通傳染病問題。

圖1. 牧草(或雜草)為主食的飼養易感染寄生蟲


  上述文獻調查中有蠕蟲與原蟲類,這些對於羊隻健康亦產生不同影響,但仍期待日後再與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yInformation System)疾病地圖檔案相互連接,以作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疫情即時監控和預防醫學之參考,進而能更直接改善飼主的動物衛生教育及降低因寄生蟲病所誘發的其他疾病之感染,以促進台灣養羊產業發展並提升羊乳、羊肉消費能力,帶動周邊經濟效益。

圖2. 高床畜舍使用可減少寄生蟲感染率發生


參考文獻

 1.山羊胃腸道線蟲症之診斷方法的開發與改良及沙鼠動物感染模式的建立(林昆成。2000)。
 2.台灣Setaria屬絲狀蟲之生態、病媒與致病機制(2002。董光中)
 3.台灣中部地區山羊與鹿內寄生蟲感染之調查比較研究(1984。蘇耀期)。
 4.台灣地區隱孢子蟲症之疫學研究(2005。渡邊裕子)。
 5.台灣原住民部落中居民健康與生活環境動物寄生蟲病相關性之研究(1999。蔡裕仁)。
 6.感染臺灣野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與馴養動物之穿孔疥癬蟎(Sarcoptesscabiei)的傳播歷史與現況(2011。林昱伶)。
 7.臺灣地區山羊球蟲寄生現況及Eimeriaarloingi感染動物試驗(1992。李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