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多產基因

  近年來台灣地區母豬之年產仔頭數逐年下降,平均年產仔數約在13頭以下。若綜合考量育成率,則平均每頭種母豬年產10-12頭上市肉豬,較1963年的15頭還少;顯然地本省種豬繁殖性能正逐年下降中。影響母豬繁殖性能因素包括:遺傳育種、飼養、管理、環境溫度及經營策略。因此,如何提高種母豬繁殖性能與進而提升養豬產業之生產效率,應為現階段豬種改良重要課題之一。

  豬有38對染色體,已定位的標記數有383個,平均地圖長度為1997cM (摩根單位),整套完整的豬基因圖譜完成需費時多年,目前乃著重於建立數百個遺傳標記和經濟性狀之連鎖群關係,再組合育成特定遺傳標記的抗病豬種和多產豬種。

  種豬多產基因係指動情素接受器基因座(Estrogen Receptor Locus, ESR)上B對偶基因,而位於第一對染色體短臂上的ESR基因有兩個對偶基因A和B,具BB型之母豬較AA型者每胎可多生1.5~2.3頭仔豬。ESR基因可以增加窩仔數,改善繁殖成績,因此應用多產基因的篩檢技術做為輔助豬群改良的工具,實為改善母豬繁殖性能快速之方法。

  應用遺傳標記來輔助傳統育種與選拔為一世界趨勢,我國傳統豬種改良策略配合遺傳標記輔助選拔系統的應用,以基因化之選育技術來選留適合台灣環境基因組,方可迅速掌控不同環境間遺傳的最佳組合,達到性狀改良基因化的最適表現。

dopgip1a.jpg (13033 個位元組)

dopgip1b.jpg (10461 個位元組)

dopgip1c.jpg (12319 個位元組)

[pig/dopgipal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