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

陳佳萱

鴕鳥原為野生動物之一種,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鳥綱(Aves),新鳥亞綱(Neornithes),鴕形目(Struthioniformes),鴕鳥科(Struthionidae),鴕鳥屬(Stru- thio),鴕鳥種(Struthio camelus)。鴕鳥原是南非共和國列為國寶級與管制出口的動物,美、澳於二十多年前,曾利用特殊管道進口鴕鳥蛋,經飼養繁殖育種成功,於十幾年前開始大量高價推廣鴕鳥肉及鴕鳥皮產品,而迫使南非不得不向全世界宣布開放活體鴕鳥出口,一時引起全世界飼養鴕鳥熱潮。台灣近年來也陸續發展鴕鳥養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並於2004年3月24日公告(農牧字第0930040237號公告),指定人工飼養鴕鳥為家禽。

 

品種特徵

鴕鳥主要分為三大類(紅頸鴕鳥、藍頸鴕鳥與合成品種)紅頸鴕鳥(Red neck)包括 (1) 北非鴕鳥:體高較高,頸和腿較長,腿粗壯,頭冠上有一禿斑,其周圍生長一圈棕色羽毛,未成年雄鳥與雌鳥皮膚呈淡黃色,成年雄鳥軀體通常為紅至粉紅色,在繁殖季節,雄鳥的頭部、頸部和腿部的紅色色彩更加明顯。(2) 東非鴕鳥:亦稱為馬塞鴕鳥,頭冠呈部份禿或無禿,雄鳥頸部和大腿為粉紅色,在繁殖季節色彩更加明顯。藍頸鴕鳥(Blue neck)包括(1)南非鴕鳥:頭冠上長有羽毛,頸部為灰色,繁殖季節轉為紅色,雄鳥的腳部鱗片亦呈鮮紅色,無白色頸環。(2) 索馬利鴕鳥:頭冠與北非鴕鳥相似,但有一寬闊的白色頸環,頸部及腿部的皮膚呈藍灰色。此種鴕鳥被認為是最高的野生鴕鳥。紅頸與藍頸鴕鳥馴養的很少,目前主要人工飼養的鴕鳥品種是一種合成品種,統稱為非洲黑鴕鳥(African Black),是由東非鴕鳥,南非鴕鳥與北鴕鳥雜交而成,每隻高約2公尺,重約120150 公斤, 23歲齡達性成熟,安靜且具有高品質的羽毛。

 

品種來源

 

台灣飼養鴕鳥研究紀錄始自1912年,台灣光復後至199612月才正式開放人工飼養鴕鳥進口,開放之初由於商人炒作及媒體過度渲染等因素,農委會基於保護農民,防止人為炒作的立場,於1997年初宣布暫停進口,但由於民間投資人工飼養鴕鳥的熱度不曾稍減,且不斷尋求再度開放的可能性,農委會為因應農民的需要及配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腳步,遂又於199712月再度開放進口。1998年首批由民間進口50隻駝鳥中共有1436母,年齡約46歲之間,於85日由陽明海運公司運抵基隆港,當時循此管道進口之鴕鳥約有千餘隻。此外,亦有為數不詳的種蛋自美國與澳洲等國引入孵化,目前在養隻數已超過萬隻,台灣至今鴕鳥飼養業者已超過200戶,根據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的統計,目前全國有232戶鴕鳥養殖戶, 養殖戶多數集中在彰化地區,而規模較大的養殖戶則集中在嘉義與台南。

 

畜產種原紀錄

記錄事項:最多年產蛋數年產95

者:嘉南鴕鳥場 劉文龍

 

記錄事項:早期台灣飼養鴕鳥試驗研究

鴕鳥農業1912年台灣農事報 作者:柳川秀興

鴕鳥的飼養1921年台灣農事報 作者:涉谷紀三郎

者:周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