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 成游貴 狼尾草原產於非洲,適合溫熱的氣候,在唐朝陳藏器《本草拾遺》書中即曾載記。畜產試驗所在1960年代,即曾就A26、A68、A71…等多種品系進行研究,目前完成命名的狼尾草台畜草一號(1991年)與狼尾草台畜草二號(1996年)為雜交後選育固定的新品種。
狼尾草台畜草一號(Napiergrass Taishigrass No.1)
病虫,不用噴施任何農藥。每公頃年鮮草產量約180∼200公噸,年乾物質產量35∼45公噸。
品種來源 狼尾草台畜草一號是由珍珠粟Tift1#S-1與狼尾草A146雜交後裔中選出之矮性狼尾草,經產量、品質及動物試驗結果,證實為一高品質品系,並於1991年4月正式通過命名。 狼尾草台畜草二號(Napiergrass Taishigrass No.2)
品種特徵 性狀:葉鞘、葉身毛茸少。產量:年平均鮮草產量275公噸/公頃。較原栽培種A146高20%,乾物產量為50公噸/公頃,較原栽培種高28%,品質:乾物質18%,水溶性碳水化合物8%以上。粗蛋白質8%以上,酸洗纖維40%,中洗纖維70%。青貯評分點70分以上,總可消化養分60%。持久性:可維持5年以上之平均產量。 飼養效果:乳牛與羊之乳脂、比重及乳量皆獲改善。台畜二號之葉身及葉鞘茸毛少,直立型,每叢分蘗數20∼30枝,生長勢強,適應性廣,持久性長,開花期晚,適合機械採收,可青割供新鮮給飼,或調製青貯料,青貯品質良好,嗜口性佳,飼養效果良好,飼養泌乳牛,每日每頭可增加乳量1∼1.5公斤,目前已於花蓮瑞穗建立全年芻料穩定供應模式,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農民收益。
品種來源 狼尾草7262品系,於1996年2月2日,正式由台灣省農林廳通過命名為狼尾草台畜草二號。它是以兩個高產狼尾草A146與A149為親本雜交所選育之品系,經過多年之試驗結果,不論在產量、性狀、青貯料品質及餵飼動物後之產出都有良好的反應,且完全可以不施用農藥,適當的青貯調製可以達到實際穩定全年芻料供應及降低生產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