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園地 |
照著ABCDEFGs小撇步照顧好仔牛
王思涵、李國華、蕭振文 編譯
對乳牛飼養者來說如何照顧仔牛是決定其畜群穩定的重要關鍵,而如何將仔牛呵護好,則首重低疾病感染率及死亡率。根據2004年明尼蘇達州乳牛群性能改良協會(Dairy Herd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DHIA)的報告指出,仔牛因死亡而損失之比例在初產牛約為11%、第二胎次母牛約為6.5%及第三胎次母牛約為8.3%,無論哪個胎次母牛分娩之仔牛因死亡損失平均比例約為8.3%。由上述數據可得知,仔牛的飼養管理是非常重要且不可輕忽的,本篇報告期利用ABCDEFGs小撇步,讓大家再次檢視牧場內仔牛飼養管理的不同面向。
Attention to detail放大檢視小細節
ü |
無論仔牛飼養管理者有幾位,維持穩定的飼養管理模式是首要,而每日飼養的順序建議依照日齡做排序,日齡愈小的仔牛越先餵飼及清理。 |
ü |
仔牛的疫苗注射需依不同成長階段做長遠之規劃,且同時搭配牧場環境衛生管控,而非僅依賴疫苗作為疾病防治的一切。 |
ü |
仔牛的飲用水需隨時保持乾淨及新鮮。 |
ü |
仔牛畜舍通風設備保持調整彈性度,例如天熱散熱或天冷防寒。 |
ü |
仔牛畜舍需獨立,且人員進出、畜群異動及設備輪用等需有所管制或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ü |
初乳必須在出生後儘快給予仔牛吸吮,並且密切監控初乳品質。 |
ü |
仔牛畜舍內墊料需經常更換維持乾淨,以避免仔牛下痢。 |
ü |
持續監控仔牛直腸溫度,一般而言仔牛直腸溫度約為38.6℃。 |
ü |
固定的仔牛飼養員,可減少不同畜群間疾病的傳染也可降低仔牛緊迫。 |
ü |
盡量降低仔牛緊迫,當日常作息改變時,仔牛容易出現緊迫反應,例如飼糧改變、移動畜舍、耳標釘掛及去角等皆會造成仔牛緊迫。 |
ü |
列出可能的疾病感染來源,並降低與仔牛接觸的可能,例如水、餵飼器具、齧齒類、鳥類、寵物甚至進出人員等。 |
Bedding仔牛墊料 |
|
墊料是影響仔牛舒適度最重要的因素,尤其以離乳前仔牛的影響最大。 |
|
ü |
墊料需時常更換。 |
ü |
墊料材質的選擇,以蒼蠅孳生的程度而言,草桿最高而鋸木屑木片、沙及小碎石最低。以木屑為例由於其吸水性差,相較於其他種類墊料比較不容易有長蛆的問題產生。 |
ü |
不同墊料材質在顆粒尺寸上會有些許差異,在挑選時也須注意觀察仔牛躺臥頻率以了解其舒適度。 |
ü |
在更換墊料時,建議使用固定畜舍專用設備,以減少人員或設備交替間的疾病傳染。 |
ü |
鋪設墊料之地面若可順利排水,持續添加新墊料的方式可有效地維持畜舍乾爽;但若地面無法排水則建議至少每週更換一次乾淨的墊料。 |
Cleanliness 乾淨度 |
|
骯髒的小牛會成為病牛,維持仔牛畜舍的乾淨可以減少病原菌數量同時促進仔牛衛生。乾淨的小牛其能量會用在生長茁壯,而非對抗病原菌的干擾。 |
|
ü |
初乳、帶乳粉、教槽料及水都必須隨時保持乾淨衛生,飼料槽及飲水槽最好能與糞尿有所區隔。 |
ü |
餵飼個別仔牛時,應隨時清潔或消毒雙手。 |
ü |
待產區應保持乾淨,且當仔牛出生第一時間需使用乾淨的擦拭布確實清潔其口鼻黏液。 |
Dry 乾燥 |
|
愈乾燥對仔牛而言舒適度愈高,病毒或細菌通常在乾燥的環境下沒辦法孳生。 |
|
ü |
時常檢視仔牛畜舍是否乾燥 |
ü |
新生仔牛需立即將其身體擦拭乾淨。 |
ü |
待產區地面建議些微傾斜,有利排水同時可減少糞尿水弄髒仔牛身體。 |
ü |
待產區的地面建議以硬質地板為主,相較墊料式地面,硬質地板較容易保持乾燥。 |
Environment 環境 |
|
仔牛的環境包括畜舍類型、空間需求、通風量及地面設計等。環境是影響仔牛健康的關鍵。 |
|
ü |
不同型態之畜舍設計,皆可以達到良好通風效果及容易管理。 |
ü |
適當的通風不僅可以促進空氣於畜舍內流通,也可帶走致病菌。可藉由觀察畜舍內灰塵累積狀況、冬季時節的潮濕程度、熱緊迫等數值來了解仔牛畜舍內是否符合適當通風標準。 |
ü |
不適當的通風,會造成氨氣瀰漫畜舍內,不僅影響仔牛免疫能力、引起呼吸問題甚至會導致病原菌感染。 |
ü |
若能使用部分溫度監控設備,自動啟動或關閉風扇,不僅節省人力也更有利畜舍環境穩定。 |
ü |
冬季時除了注意仔牛保暖外,也要適度允許畜舍內空氣流通及陽光照射,適當的保暖有助於仔牛將其能量用於生長茁壯而非抵抗寒冷。 |
ü |
對仔牛而言,舒適的溫度介於10-29℃間。當環境溫度低於10℃時,仔牛獲取之能量會轉之用在維持體溫,因而減少飼料效率;當環境溫度高於29℃時,仔牛會利用喘息來降低體溫,進而導致飼料採食量下降。 |
ü |
仔牛畜舍的理想溼度為65-75%左右,濕度過高會造成畜舍內潮濕、仔牛生病及設備損壞等。 |
ü |
每日每頭仔牛呼吸所帶出的水氣量約為兩加侖,過度密飼的仔牛畜舍會因此造成濕度過高的現象。 |
ü |
過度密飼的仔牛畜舍會造成呼吸疾病發生率增加。 |
ü |
3-4月齡間的仔牛抵抗力較弱,應適度與6-12月齡牛群區隔。 |
Feeding utensils 餵飼器具 |
|
仔牛飼養管理作息中,餵飼器具的清潔為首要任務。與乳、飼料及水接觸之器具皆必需時常清潔,以避免病原菌藉此在仔牛畜舍傳播。 |
|
ü |
餵飼器具需在每次使用後確實利用48℃以上的熱水清洗,因為即使在免疫能力佳的狀態下,也無法抵抗過多的病原菌感染。 |
ü |
餵飼器具盡量避免使用會有刮痕產生的材質表面(如塑膠),因為這些刮痕使得病菌容易躲藏孳生。 |
ü |
清潔餵飼器具時,建議先用溫水沖洗表面,再用溫度較高的熱水清潔,這個方式可避免蛋白質因為熱水變性,導致沾黏且沖洗不易。 |
ü |
餵飼器具可使用含氯或皂成分的清潔劑清洗,建議以浸泡的方式有利於含氯成分帶走氧氣進而殺死病菌。 |
ü |
仔牛若有使用乳嘴頭類的器具,乳嘴頭為重點清潔項目。 |
Growth success高育成率 |
|
所謂的高仔牛育成率不僅在於避免死亡,更要能掌握好的生長速率。良好的生長速率會影響發身時間甚至第一胎次的產乳量。當仔牛遭遇疾病感染時,可能在第一時間並不會出現臨床的症狀,但這確實會阻礙其基因遺傳性能在產乳量之表現潛能。高育成率的條件是仔牛健康、活潑及22-24月齡可分娩第一胎。女牛的生長曲線會因為品種而有差異,仔牛在育成過程中需隨時監控其各階段之體長、體高、體重等,以了解其日增重及各階段生長是否有達標。 |
結論
文獻出處
Neil Broadwater. 2009. Dairy extension The “ ABCDEFGs” for healthy calves. Minnesota Dairy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