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報導 |
乳協的產業服務功能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業協會
2024年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逐漸穩定,國際船運及原物料價格漸趨緩和,帶動養牛草料及飼料價格回穩,惟養牛產業面對2025台紐貿易協定液態乳即將全面零關稅的壓力,讓農業部、乳廠、酪農各自承受不同的壓力。 因應2025年台紐貿易協定對策,自2023年起乳業協會即陸續與立法院、農業部、衛福部、教育部、基消會、產業團體及消費者進行溝通: 一、2023年6月20日乳業協會請立法院洪申翰委員(現任勞動部長)安排下,由徐濟泰理事長率乳業協會、酪農協會、臺灣農酪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及牛乳產業基金管理委員會等拜訪時任農委會杜文珍副主委(現任農業部副部長):要求降低生乳生產成本及增加乳品出路,建請農委會提出酪農產業發展白皮書,包括短、中、長期乳業發展策略,以作為臺灣酪農產業發展與轉型的依據,並針對牛結核病控制,提供相關的經費及資源。 二、2023年8月2日乳業協會於立法院召開「支持台灣乳全民一起來」 記者會。記者會之前,產業團體先發起「臺灣酪農業的心聲」連署,邀請酪農、乳業相關從業人員及相關學者專家以「2025年後,我們的孩子還喝得到臺灣在地牛奶嗎?」為訴求展開連署,連署兩周即有達2,000名乳業相關人員參與,讓政府及消費者知道「在地鮮乳」可能因台紐貿易協定而遭滅頂。
記者會當日獲各大媒體競爭採訪,曝光的新聞計有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ETtoday、上下游新聞、鏡週刊,除了當日新聞外,也以專題型式深入報導,相關議題後續延燒。 三、2023年8月11日乳業協會徐濟泰理事長率團拜訪農業部陳吉仲部長研商以下幾大重點項目,也促成之後農業部陳吉仲部長及杜文珍副部長多次率團下鄉聽取酪農心聲。 (一)生乳產銷機制-本土生乳自給率 90% (二)每期農作增加1萬公頃種植青貯玉米、草料 (三)爭取進口乾草比照黃豆、玉米、小麥免徵 5% 進口稅 (四)加強補助自動化設施、肥水施灌牧草配套措施 (五)擴大辦理「學童乳」 (六)教育消費者辨識國產進口乳品區別 (七)增加乳製品多元化 (八)爭取行政院經費擴大產銷調節機制 (九)調節低產牛隻及加強 TB 防疫措施提升產業競爭力 四、2023年10月11日乳業協會徐濟泰理事長在洪申翰委員的陪同下,再度率團拜訪農業部陳駿季代理部長、杜文珍副部長,再度重申8月11日與陳吉仲部長商談的內容,確認陳吉仲部長允諾的事項,新任部長將繼續延辦。
五、2024年1月23日乳業協會假柳營農會辦理「養生產業升級轉型座談會」,該會議農業部提出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增列國產乳品一項並於113年9月試辦「班班喝鮮乳」政策,促成113年上學期國中小學童喝到學童乳,可惜目前學童乳政策因故喊卡,目前大家正努力設法重啟「福國利童」的學童乳政策。 六、2024年2月1日乳業協會參加由農業部、衛福部食藥署、經濟部標準局共同出席的「乳品包裝文字會議」,乳業協會徐濟泰理事長特蒐集國內外資料,強調我國鮮乳國家標準是為Fresh milk訂定的規格標準,不應讓延長貯存期限牛乳(Extended shelf milk)混淆使用。 該次會議決議由農業部邀集學者專家及酪農產業團體標示「鮮乳」(Fresh milk)與「延長保存期限乳」(Extended Shelf Life milk,ESL milk)之具體建議案,做為未來規範牛乳產品標示之參考,並請農業部匡列計畫經費,擴大推動食農教育,支持在地農業;另請衛生福利部研商鼓勵便利商店及連鎖飲料業者「自主標示」飲料內含牛乳「產地」之可行性,以提供消費大眾充分資訊及辨識。 七、2024年6月6日乳業協會函文衛福部,堅決反對將「保存期限三十天以上者」之Extended Shelf Life Milk,標示上出現「鮮」字。函文中重申徐濟泰理事長一再強調的:ESL為Extended Shelf Life milk的縮寫,該名詞主要出現於紐澳乳品分類中,指的是一種介於鮮乳與保久乳之間的生乳加工方式,而紐澳的乳品中,鮮乳會標示為Fresh Milk,但ESL乳品並不會加上Fresh(新鮮),這意味著,在紐澳當地ESL並不會被視為鮮乳,並指出衛福部的標示預告,與國際慣例不同。 八、2024年6月12日立法院陳亭妃委員、蔡易餘委員、鍾佳濱委員等邀集農業部、衛福部、教育部及中華民國乳業協會、中華民國酪農協會、各乳品廠酪農聯誼會會長等於立法院召開「學童乳推動及進口乳品標示」協調會,會中討論「學童乳的推動」、「乳品標示規範」及「店家乳品揭露」等三大議題,特別強調ESL乳,不能標為長效「鮮」乳。
九、2024年7月22日方清泉秘書長拜訪消基會吳榮達董事長及歐陽莉執行秘書,溝通對乳品品項誠實標示的意見,共同為消費者知的權利把關。 十、2024年8月15日立法院洪申翰、陳冠廷、鍾佳濱等多位委員等召開「提升乳品標示透明度公聽會」,期望透過明確標示包裝性或手搖飲的乳品標示,不僅可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使消費者得明確得知所飲用的乳品來源及成分,並藉此保障高品質的臺灣鮮乳。乳業協會方清泉秘書長會中特別提出近年來國產鮮乳、進口液態乳及冰磚乳的數據,提醒進口冰磚乳還原四倍後之奶水量,已占市售液態乳的30%,期請政府能高度重視進口冰磚乳議題。
四、2024年11月11日衛福部召開「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揭露使用液態乳製品產地及種類試辦會議」,秘書長於會提到以下五點,要求衛福部落實執行連鎖店使用液態乳製品產地及種類公開公正標示,獲會議通過自2025年1月1日至6月 30 日試辦實施,並可望於7月1日正式實施。 (一)消費者「知的權利」很重要,政策不明會影響食安品質、影響物價、影響民生。消費者購買茶飲、咖啡對所添加的乳品已經產生質疑,造成手搖飲、咖啡業者被誤解摻假、仿冒、價格不實...乳品標示不透明後遺症頻傳。 (二)目前連鎖茶飲、咖啡店乳製品揭露影響從業者競價殘殺,造成劣幣逐良幣,優質廠家情何以堪? (三)雖然衛福部有執行食安走向的權利,但消費者也有權利要知道食安走向的真相。衛福部可以有作為而不為,不揭露乳品標示,是在保護進口商及某些乳品業者,應推動乳品誠實標示,才不會造成消費者錯判,給消費者選擇的權利,也能使產業走向正常化。 (四)衛福部應重視乳品透明化,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遊戲規則,給業者遵循;也讓臺灣純潔的鮮乳,不要被進口濃縮乳、長效乳、乳粉等產品混充,欺騙消費者又傷害鮮乳生產業者的權力。 (五)中華民國乳業協會呼籲,只有讓乳品全面識別化及透明化,才能讓消費者買的安心、喝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