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生乳生菌數檢驗法之介紹
光泉公司大園廠 徐倩儀
![]() |
一、前言 自89年開始生乳計價改用生菌數及體細胞,所以生菌數之準確性對酪農有極大之影響。國內較大乳廠均備有快速微生物測定儀,此種快速微生物測定儀之優點為操作簡單、省時、快速,但為維持檢驗數據之準確性,儀器除定期保養外,尚需定期以傳統方法(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比對,故建立傳統方法的檢驗是必要的。以下簡單介紹快速微生物測定儀之原理及傳統方法檢驗流程。 |
二、快速微生物測定儀之原理
快速微生物測定儀是以電阻(resistance)為檢驗訊號,再將電阻轉為阻抗(impedance),利用電極偵測微生物在培養液中代謝所造成的阻抗減少或電導(conductance)增加。當培養液中的微生物數量達到106~107CFU/ml時,培養液之電導會發生急劇變化;從最初開始培養至阻抗發生急劇變化所需的時間(小時)稱為偵測時間,偵測時間的長短與微生物初始數量對數值呈反比,也就是初始菌數越多越快增殖到106∼107CFU/ml,偵測時間越短,故可利用此特性先建立電化學檢測微生物之計數偵測曲線,然後以此偵測曲線中之偵測時間來間接推測樣品中微生物的數量。檢測生乳103∼105CFU/ml之生菌數所需偵測時間,只要8小時以內和3小時以上,即可檢驗出來。
三、傳統方法(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檢驗
1. | 工作環境 |
工作平台需寬敞、潔淨、光線良好,室內通風良好,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微生物之密度要求為,當把傾倒於無菌培養皿中之培養基暴露於操作場所之大氣中15分鐘,每一平板所得之落菌數不超過15個。 | |
2. | 器具及材料 |
2.1 |
乾熱滅菌器:玻璃用具之滅菌用,其內部中心溫度能達170℃以上,並維持該溫度1小時以上者。 |
2.2 | 高壓滅菌釜:培養基及稀釋液等不能乾熱滅菌之材料及用具之滅菌用,此滅菌溫度可達121℃以上,並維持該溫度15分鐘以上者。 |
2.3 | 冰箱。 |
2.4 | 吸管:10ml及1ml,應分別有0.1ml及0.01ml之刻度。 |
2.5 | 無菌培養皿:內徑約9cm,深度約1.5-1.8cm。 |
2.6 | 錐形瓶:250ml及500ml。 |
2.7 | 培養箱:能維持內部溫度溫差在±1.0℃以內者。 |
2.8 | 攪拌器。 |
2.9 | 平板計數培養基(plate count agar),亦稱標準方法培養基(standard method agar)。 |
2.10 | 滅菌過0.85﹪生理食鹽水稀釋液:取8.5g氯化鈉(試藥級)溶於1000ml蒸餾水中,分裝於錐形瓶中,經121℃滅菌15分鐘,最後pH值為7.0±0.1。 |
3. |
檢液之調製 |
將生乳充分混合均勻後即為原液,取50ml置於450ml已滅菌之稀釋液中,做成10倍稀釋檢液。 | |
4. |
檢液之處理使用已滅菌之吸管取10ml 10倍稀釋液至於90ml已滅菌之稀釋液中,做成100倍稀釋檢液,依序做成一系列之1,000倍、10,000倍等稀釋檢液。 |
5. |
生菌數之培養 |
5.1 | 原液及各稀釋倍數之稀釋檢液充分混合均勻後,分別用已滅菌之吸管吸取1ml注入無菌培養皿中,每一稀釋檢液至少做二重複,另取兩個無菌培養皿分別作培養基及稀釋液對照組用。作稀釋液之對照組時吸取1ml之稀釋液注入無菌培養皿中。 |
5.2 | 在5.1所述之每個培養皿中倒入12∼15ml已冷卻至45±1℃之培養基,迅速搖動使稀釋液與培養基混合均勻。 |
5.3 | 將5.2之培養皿靜置,待培養基凝固後倒置於35±1℃之培養箱中,培養48±2小時。 |
6. |
生菌數之計算 |
經培養後選取25∼250個菌落之兩個培養皿來計數,其生乳生菌數之表示方式為CFU/ml。 |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1991。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法-生菌數之檢驗。總號:10890,類號:N618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