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之王—苜蓿(AL-FAL-FA)
本文作者:羅太名
牧草產品中,市場最搶手的是苜蓿草,別名:木栗。苜蓿為豆科植物,屬多年生宿根草木,根莖發達,根部可深入土中3~5公尺,吸收土壤中含有的礦物質與各種養份,地面上的莖可長至1公尺以上,葉子濃綠,莖直立光滑多分枝,葉複葉三片,小葉片呈倒卵形狀,上部尖端有鋸齒,花梗由葉腋抽出,花有短柄約二十朵,花冠紫色,又稱紫花苜蓿,花期為每年五至六月。
苜蓿極具優越性
阿拉伯語稱苜蓿為AL-FAL-FA,意即所有食物之父。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鈣、鉀、鈉、磷)、纖維質、醣、脂肪、水分、維他命(A、C、E、B群)與葉綠素,此外並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及脂肪分解酵素、凝固酵素、苦杏仁分解酵素、轉化酵素、果膠酸、氧化酵素、蛋白質分解酵素等八種人體所需不可或缺的酵素。
牧草是牛、羊飼糧中不可或缺的成份,作為飼料-苜蓿具有使牛、羊穩產、高產並保持健康所需的許多屬性,和其它飼料相比,苜蓿具有以下優越性:
*營養水平高
*總消化率高
*有獨一無二的結構性與非結構性成分比例(纖維、澱粉、醣類),這種比例使苜蓿有以下特點:
- 進食量高於其他多種飼料。
- 可以同低質量飼料搭配,從而提高日糧中纖維的質量。
- 可提高全部日糧的利用率。
富含高質量蛋白
美國種植的苜蓿草蛋白質含量最高達28%,平均在17~20%左右,中國大陸約18%,台灣本地種植的也在18%以上,加拿大所產的平均18%左右。苜蓿草蛋白質含量每降低一個百分比,其每公斤單價就會明顯下降,而降到13%以下,國際市場就找不到買主了。苜蓿是在營養價值達到尖峰時期收割的。影響牧草生長品質要素包括溫度、水、光合作用,也就是因其地理位置所形成的生長日數、有效積溫、降雨(水源)、日照等,都會影響到牧草品質。而且在處理過程中,能保持最佳養份的質量,苜蓿所含蛋白質是高質量的,它所含氨基酸和牛奶中的氨基酸相同,這是任何其他蛋白質來源所不能比擬的。
飼養措施的不同會使反芻動物牛、羊瘤胃中的PH值或酸度發生巨大的變化,苜蓿含有大量的鈣、鉀及其它礦物質和木質素,使它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和光合作用比其它飼料強,因此,能發揮有效的瘤胃緩衝劑作用。如果飼料中有大量精料,瘤胃便需要有足夠的緩衝劑才能保持牛、羊健康、增加進食量。這時,苜蓿的緩衝劑作用,尤為重要。
提高日糧利用率
苜蓿能減少熱緊迫,濕熱氣候引起的緊迫反應,使牛、羊進食量減少、產奶量或乳脂率下降,苜蓿產品含有大量鉀類的礦物質,這是補充體內礦物質水平所必須的,同時由於苜蓿製品所含優質蛋白質能提高營養的效用或日糧的利用率,因而有助於減輕熱氣候的不良影響。
脫水苜蓿顆粒具有胡蘿蔔素含量高的特點,以乾物質計算,每公斤含180毫克,這有助於提高日糧中的維生素A含量,且脫水苜蓿還含有大量其他微量元素,如硒等。這些都是飼料中的額外補充。
另外,對於使用青草或青貯料的牧場,這種濕潤或發酵的芻料可能限制進食量,在這種情況下,用苜蓿產品頗為有益,因苜蓿產品與濕潤飼料同時使用是提高飼料進食量和乾物料總進食量,從而提高泌乳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不同成熟度的苜蓿也將影響泌乳量(以牛為例):
苜蓿 | 開花前 | 50%開花 | 全開花 |
泌乳量KG/日 | 38.0 | 32.7 |
32.1 |
乾物採食量KG/日 | 23.2 | 20.2 | 20.0 |
※資料來源:畜試所 李春芳博士
93.05.07 芻料訓練班講義
替代精料餵飼方便
目前台灣飼料原料價格高漲,選擇高質量低價格的畜牧飼料是酪農所追求的,餵飼苜蓿粒一般所認同的最大優點:質優穩定、營養價值高、餵飼方便、損秏少,因飼養苜蓿而引起的問題極少,唯一缺點是大量依賴進口。
畜試所正推展生產優質國產芻料,不僅使酪農降低飼養成本,在台灣農地大量休耕、水源保持功能減少下也能有綠化涵養功能,目前台糖溪湖糖廠有種植中東苜蓿供當地酪農青飼,成效不錯。中東苜蓿全年可採收九次,乾物量20~25公噸/公頃,粗蛋白18~20%。
【參考資料來源】
![]() ▲苜蓿草日晒後測水份。(羅太名攝) |
![]() ▲草料工廠加工情景。(羅太名攝) |
![]() 田間日晒苜蓿乾草載抵工廠。(羅太名攝) |
![]() 美國苜蓿草收割後,置於田中自然乾燥,品質良好。(羅太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