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隻飼養模式及營養需求之探討

本文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畜產系主任/蘇安國

一、中文摘要

  牧場的羊隻飼養模式影響整個牧場之經營效率,羊隻從出生至肥育出售或產仔產乳,歷經仔羊哺育、架仔羊離乳成長、閹公羊肥育及母羊泌乳等不同的生理變化,因此需要不同的飼養模式,以滿足羊隻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仔羊在哺乳期間給予任食乳汁及教槽料者,顯著較每日採食1.0kg乳汁及教槽料與0.5kg乳汁及教槽料者,增重快約50%以上,然而其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亦增加28%以上(P<0.05)。這些仔羊在離乳後以70%精料與30%盤固乾草,進行飼養及屠體性狀調查,以了解仔羊離乳前採食不同乳汁量與離乳後增重效率之相關性。結果顯示,仔羊離乳前採食1.0kg乳汁及教槽料者,其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較其他兩組便宜,同時其瘤胃佔總胃重百分比也分別比其他兩組為重。  

  一般而言,仔羊離乳是以月齡或體重為考量依據。仔羊在哺乳期間任食乳汁及教槽料者,在2月齡時即可達到離乳標準。以任食乳汁及教槽料之仔羊,逢機分別於2月齡及3月齡離乳,並再分別給予精料與苜蓿粒比為7:3與9:1之日糧。結果顯示,2月齡離乳且飼養精料與苜蓿粒比為9:1的山羊,其平均每日增重及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顯著優於其他三組(P<0.05)。顯示當仔羊體重達到離乳標準後,儘早給予營養豐富之固體飼糧,可加快其增重速率,縮短羊隻上市時間,進而提高肥育羊隻之經濟效益。  

  分別比較完全混合日糧飼養模式與精粗料分開飼養模式,或與電腦給飼精料飼養模式,對泌乳羊泌乳性狀之影響。泌乳羊平均每日乾物質採食佔體重百分比、每日校正後平均泌乳量(3%FCM)及羊乳組成等方面,在這些飼養模式間並無組間差異。僅在泌乳羊血中天冬胺酸轉氨(AST)、麩胺酸草醯乙酸轉胺(GOT)及血中蛋白濃度(TP),完全混合日糧飼養模式對其他兩種飼養模式間有差異存在,且其羊乳有顯著低體細胞數之優勢(P<0.05)。在泌乳羊飼料添加劑試驗方面,每日每頭分別給予2g或4 g菸鹼醯胺,無法改善泌乳羊泌乳性狀。但如泌乳羊每日每頭分別給予10g或15g過瘤胃脂肪,可顯著提升泌乳羊每日校正後平均泌乳量達28%,同時顯著增加羊乳乳脂率分別達13.8%及18.0%(P<0.05)。乳羊在乾乳末期每日每頭給予16g氯化銨,雖不影響其產仔後之泌乳性狀,但可提高乳羊在泌乳期間對鈣、磷及鎂的利用效率。  

  肥育羊隻時使用農副產物可降低其飼養成本,玉米高粱酒粕青貯料混合苜蓿粒飼養肥育羊隻,可降低肥育羊隻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達22.3%(P<0.05)。米酒糟混合蔗渣製成青貯料取代肉羊日糧中的青貯盤固草,可降低肥育羊隻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達15.1%( P<0.05)。且以玉米酒粕類青貯料飼養肥育羊隻,其大理肌樣肉煮失率、乳化力、水份含量、卡路里含量及脂肪中的棕櫚油酸與硬脂酸百分比,均比精料組為差(P<0.05)。在肥育羊隻時每日每頭額外補充200mg維生素E,可提升閹公乳羊增重效率,且其樣肉明亮度較亮及有較淡的紅色與黃色色澤,同時維生素E也會有效的降低羊隻大理肌樣肉的脂肪酸敗速度(P<0.05)。

  中文關鍵詞:羊隻、飼養模式、營養需求

二、前言  

  仔羊離乳前的生長性狀與瘤胃發育,受到採食乳量多寡、餵乳次數及飼養模式等的影響,這些因素也會影響仔羊離乳後的生長與健康。一般而言,仔羊哺乳期較長時,其離乳體重會較重,然而卻可能延遲仔羊瘤胃的發育。仔羊於2週齡時,其瘤胃即開始發育,限食乳量可促進仔羊攝取教槽料,這些固體飼糧可促進瘤胃發育,對建立瘤胃微生物菌落生態、提升往後仔羊對纖維的利用效率及仔羊離乳後的生長效率甚為重要。

  台灣乳羊業者飼養泌乳羊的模式,大都還是停留在以精粗料分開餵飼為多。羊農為了提高乳羊的泌乳量,常常給予較多量的精料,因此泌乳羊使用年限,也常因代謝性疾病或繁殖障礙等之增加而縮短。這是因為乳羊先天上具有強烈挑食習性,故當精粗料分開餵飼時,乳羊會先行採食精料。一旦氣侯變熱,乳羊在採食完精料後,常常已無法再進食足夠量的粗料,因此代謝性疾病或繁殖障礙等毛病,很容易在夏季泌乳羊群中發生。泌乳羊日糧中添加飼料添加劑,是為了改善泌乳羊身體代謝效率。泌乳羊每日補充菸鹼醯胺、過瘤胃脂肪及氯化銨,可平衡泌乳羊能量與脂肪代謝,避免乳羊酮體堆積、罹患乳房水腫及後肢麻痺,或因添加過量脂肪而影響瘤胃微生物菌落消長。

  在台灣利用農副產物飼養反芻動物,降低生產成本已行之多年。新鮮農副產物或因易於腐敗及運輸問題,常常造成羊農困擾。農副產物飼料化係利用乾玉米粒混合含水率高的副產物,調製成營養均衡之日糧,該種日糧經青貯後飼養反芻動物。有效解決貯存含水份過多的農副產物,同時也增加乾玉米粒的利用效率。經過此方式青貯後之玉米粒,其為重組水玉米(reconstituted corn)。在蘇及楊(1998a)與(楊等,1998)的試驗中,發現可降低羊隻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達20%左右。金門地區日產300噸高粱酒粕對環境影響甚大,如能與乾玉米粒混合後製成青貯料肥育羊隻,將可降低飼養羊隻的成本。米酒糟混合蔗渣後之青貯物料,營養成份近似於青貯盤固草,可用以取代肥育羊隻之部分芻料,以達降低肥育羊隻之生產成本。玉米酒粕類青貯料可降低肥育羊隻之成本,然必須證實其對羊肉肉質性狀之改善,如同降低羊隻生產成本一樣的顯著。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對肉類飲食習慣,漸漸從量的需求轉變為質的需求。近年來,消費者尤其在消費屬於紅肉類產品,如豬肉、牛肉與羊肉時,常常因懼怕肉中膽固醇的含量過高而裹足不前。雖然動物屠體樣肉中膽固醇的含量,基本上受到動物品種、性別、屠宰月齡、屠體重以及飼養模式所影響,然而飼料配方與飼養模式,卻是影響屠體樣肉中膽固醇含量最大因素之一。再者,補充維生素E有助於降低動物樣肉冷藏後其脂肪的酸敗速度。

三、研究結果

(一)仔羊離乳前後之飼養模式探討

  1. 仔羊從出生至離乳的生長性狀,三組仔羊平均每日增重、飼料採食量及飼料換肉率,分別如表1所示。試驗顯示,仔羊任食乳汁及教槽料者,無論公、母均較其他兩組有較高的平均每日增重與較低的飼料換肉率(P<0.05)。結果顯示,仔羊在離乳前,持續採食足夠乳汁是有其必要性,且教槽料亦要充足的供應,以滿足仔羊在離乳前快速增重之營養需求。

  1. 這些仔羊在離乳後以70%精料及30%盤固乾草進行188天之飼養,結果顯示,仔羊離乳前每日採食1.0kg乳汁及教槽料者,對仔羊離乳前任食乳汁與教槽料者及仔羊離乳前每日採食0.5kg乳汁及教槽料者,其平均每日增重分別增加5%及8.9%(表2)。顯示在離乳前減少乳汁量供應,有助於增加仔羊採食固體飼糧的意願,因此仔羊在離乳後之增重較快,然其組間無差異存在。同時仔羊離乳前每日採食1.0kg乳汁及教槽料者,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較其他兩組便宜(表2),且其瘤胃佔總胃重百分比亦較其他兩組為重。顯示仔羊離乳前採食不同乳汁量,會顯著影響離乳後仔羊瘤胃的發育(表3)。此三組瘤胃壁厚度均約在0.2cm左右,其組間無差異存在。然而在比較三組瘤胃胃壁顏色時發現,仔羊離乳前每日採食1.0kg乳汁及教槽料者,其瘤胃壁之顏色較深(P<0.05) (表3)。
  2. 仔羊離乳前以任食乳汁及教槽料之模式飼養,並分別於2月齡及3月齡離乳,再分別餵以7:3及9:1之精料與苜蓿粒混合日糧。其仔羊離乳後之生長性狀,以2月齡離乳且採食精料與苜蓿粒比為9:1者,有最佳的增重及最便宜的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P<0.05)。顯示仔羊早期離乳且以高精料比之日糧飼養,對仔羊後期肥育增重會有顯著的影響(表4)。

(二)完全混合日糧與飼料添加劑對提升泌乳羊泌乳效益探討

  1. 採食完全混合日糧與精粗料分飼之泌乳羊,其平均乾物質採食佔體重百分比,與每日平均校正後泌乳量(3%CFM),無組間差異存在(表5)。在羊乳體細胞數方面,完全混合日糧比精粗料分飼之泌乳羊,雖有較低之趨勢,然尚未達組間差異。兩組泌乳羊間之血液生化值如表5所示,在天冬胺酸轉氨(AST)及血中蛋白濃度方面,有組間差異存在(P<0.05)。顯示泌乳羊以完全混合日糧飼養,其肝功能可能較佳。

  2. 採用電腦給飼精料與完全混合日糧餵飼泌乳羊,其每日平均校正後泌乳量(3% CFM)無組間差異。電腦給飼精料組之羊乳體細胞數,顯著高於完全混合日糧組之羊乳體細胞數(P<0.05)。電腦給飼精料組之泌乳羊,其血液生化值中的麩胺酸草醯乙酸轉胺(GOT)及血中尿素氮濃度(BUN),亦均高於完全混合日糧組者(表6) (P<0.05)。此可推論採食完全混合日糧之羊隻,其肝功能可能較電腦給飼精料組者為佳。
  3. 在泌乳羊日糧中每日每頭分別補充2g、4g及0g之菸鹼醯胺,其乳羊平均每日乾物質採食佔體重百分比,無組間差異存在。同時三組羊乳之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率及羊乳體細胞數,亦均無顯著差異。顯示泌乳羊每日每頭分別添加菸鹼醯胺2g或4g,並無法提升乳羊之泌乳性狀(表7)。
  4. 泌乳羊日糧中添加過瘤胃脂肪,會因過瘤胃脂肪適口性較差,而稍微影響母羊的採食意願。每日每頭分別補充10g或15g之過瘤胃脂肪,可以顯著提高乳羊之泌乳量達28%,且其羊乳中之平均乳脂率、全期總乳脂產量與總乳蛋白產量亦會增加(P<0.05)(表8)。顯示泌乳羊每日每頭給予10g的過瘤胃脂肪,可對提升羊乳平均乳脂率與改善泌乳能量負平衡有正面的影響。
  5. 乾乳羊日糧中每日每頭補充16g氯化銨,其產後每日校正後平均泌乳量 (3%FCM)與對照組間無差異存在。顯示,在乾乳末期每日每頭補充氯化銨,無法提升乾乳羊生產後的泌乳能力,但是卻可增加乳羊在泌乳階段對鈣、磷與鎂的利用效率(表9)。

 (三)農副產物飼料化肥育羊隻與飼料添加劑之效益探討

  1. 閹公乳羊以玉米高粱酒粕青貯料及苜蓿粒,3:1比率混合後進行肥育,採食玉米高粱粕青貯料組之羊隻,雖然平均每日增重較對照組差13.9%,然而因農副產物青貯料單價便宜,導致採食玉米高粱粕青貯料之羊隻,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較對照組便宜22.3%(P<0.05)(表10)。
  2. 米酒糟蔗渣青貯料與青貯盤固草之營養組成相近,可用來取代青貯盤固草肥育羊隻,結果顯示,兩組平均每日增重一致。由於米酒糟蔗渣青貯料單價便宜,因此試驗組每公斤活體增重成本,比對照組便宜近15.1%(P<0.05)(表11)。
  3. 以玉米啤酒粕青貯料、玉米高粱酒粕青貯料及一般精粗料飼養模式,比較肥育閹公乳羊的大理肌樣肉之物理與化學性狀。結果顯示,兩組試驗組之樣肉煮失率、乳化力、水份含量、卡路里含量,於對照組間有差異存在(P<0.05)。在閹公乳羊大理肌樣肉脂肪分析方面,其棕櫚油酸及硬脂酸百分比,兩組試驗組與對照組間也有統計上差異(P<0.05)(表12)。
  4. 在羊隻肥育期間,每日每頭補充200mg維生素E,可獲得最佳之平均每日增重(P<0.05)(表13)。閹公乳羊大理肌樣肉之L*、a*、b*值,試驗組與對照組間有差異存在(P<0.05)。資料顯示,每日採食200mg維生素E之閹公乳羊,其樣肉之明亮度最亮,而對照組羊隻之樣肉明亮度最暗。再者,對照組樣肉比試驗組樣肉,有較深的紅色與黃色色澤(P<0.05)。在大理肌樣肉脂肪氧化方面,三組試驗組之大理肌樣肉所測得之過氧化價(POV),均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顯示,維生素E會減緩閹公乳羊大理肌樣肉的脂肪酸敗速度。

四、研究結果之產業應用

  1. 於「建立小羊肉生產模式計畫」中,以恆春分所調製之人工代乳粉,與高雄縣農會轄區之高雄縣乳羊產銷第一班進行產學合作。80頭撒能及阿爾拜因仔羊,分佈於4座牧場,每場20頭,每場仔羊逢機分為兩組,置於群飼欄飼養。試驗組仔羊餵以恆春分所調製之人工代乳粉,而對照組仔羊則餵以市售之進口人工代奶粉。(表14),兩組仔羊每日平均增重差異不大,但攝食恆春分所調製之人工代乳粉仔羊,可比對照組之仔羊降低約30%之人工乳成本。且對於仔羊下痢改善方面,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以恆春分所調製之人工代乳粉沖泡餵飼仔羊,不但可降低仔羊飼養成本,同時亦可改善仔羊下痢狀況(表14)。
  2. 以農副產物飼料化青貯技術,與高雄縣農會轄區之高雄縣乳羊產銷第一班進行產學合作。以精料、高粱酒粕及青割狼尾草調製完全混合青貯料後應用於泌乳羊之飼養。其青貯料之青貯品質評分(Flieg’s score)為95分。試驗組泌乳羊每日飼料費,比對照組便宜1.1元新台幣(表15)。在每日平均泌乳量方面,兩組間無統計差異。在乳成分方面,除羊乳體細胞數外其餘羊乳性狀,試驗組均優於對照組(P<0.05)(表15)。顯示本青貯料餵飼泌乳羊,每日飼養費可比一般傳統餵飼者便宜6.7%,且可改善羊乳之生乳品質,是值得推廣於農民的飼養模式之一。唯需避免過高的運輸費用,侵蝕此日糧飼養乳羊所獲得之經濟利益。

五、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在飼養反芻動物時,不管是調整飼養模式、添加促進生長或平衡代謝之飼料添加劑、或是將農副產物飼料化,其最終之目的在於降低反芻動物飼養成本及提高牧場經營效率。以往台灣飼養草食動物的精料組成,是以玉米及大豆粕為主。昔日這些穀物主要用途是用來製造飼料,而今已變成提煉生質能源原料之一,導致飼料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對於飼養草食動物業者,已形成莫大的壓力。因此未來研究方向擬以其它便宜之飼糧原料或非蛋白氮等為研究對象,期能取代玉米與大豆粕為主之飼糧,調製適合草食動物使用之飼料配方,嘉惠草食動物飼養業者。

  (本文原載「畜產試驗所50週年所慶營養組學術研討會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