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作物組/李姿蓉、蔡立中、鍾萍、張世融、盧啟信、林正斌
◎北區分所/廖士傑
◎南區分所/林信宏、劉雅醇
◎東區分所/莊璧華、吳昇陽
前言
因應環境變遷,極端氣候致使作物產量減少,其中淹水所造成的損失估計佔了自然災害的30%,當土壤淹水時,氧氣在土壤之擴散能力下降,使植物缺氧而發生生理及生化的改變,導致生育不良及生理障害的現象,甚至死亡而影響產量。穩定芻料供應是畜牧發展重要因素,因此,選育耐淹水牧草品種是一重要課題。畜產試驗所經多年評估試驗,選育新品種狼尾草台畜草九號,具有耐淹水之特性,氣根多且葉片枯黃,適合於再生第8週採收,可延後採收至再生第12週,其株型中型不易倒伏、適合機械採收和營養價值高,可為鮮飼或青貯料供草食動物之用。
選育過程
狼尾草台畜草九號係狼尾草台畜草三號和狼尾草台畜草二號之雜交後裔族群,原品系代號1120,民國97年375個雜交後裔開始一系列的評估試驗,陸續完成單株選拔、品系比較試驗、淹水試驗、區域試驗、肥料試驗、青貯試驗、DNA指紋鑑定及品種性狀檢定等試驗,112年提送命名審查,進行資料及實體審查,並於112年10月15日由審查委員一致通過命名為狼尾草台畜草九號。
狼尾草台畜草九號特性
一、植株性狀:本品種為綠色種,欉型開張,分藥性中等,單株直立,株高中等。葉片長且寬,葉片多排列不緊密,葉片微曲下垂,葉片上表面有極少茸毛,葉鞘無茸毛或極少。分蘗35~38枝/欉。葉片直立,葉身與葉鞘毛茸無或極少,再生8週植株之葉領株高為50.6公分,葉尖株高為137.2公分,莖徑1.5公分,屬中莖型(表1)。
二、生長習性:苗以再生12~16週較適宜,配合雨季或灌溉,可使扦插後發芽整齊,缺少。扦插6週後須刈割乙次,能促進分藥。夏季高溫多濕時生長迅速,每6-10週可青割給飼,隨溫度降低而產量略減,於11月下旬開花。再生4週遇田間淹水2週,植株仍生長良好,基部葉片仍鮮綠無枯黃現象。
三、牧草產量與品質:行株距1.2×1.0公尺,平均5個試驗區之2年年收穫之鮮草產量為142.6公噸/公頃/年,乾物質產量為26.9公噸/公頃/年。粗蛋白質含量10.3%、酸洗與中洗纖維含量分別為35.6%和61.8%,相對飼養價值為92.5%(表2)。
結語
為提升國產芻料在極端氣候下之穩定生產,品系代號1120具耐淹水特性,且有高產量及高品質之特性,已於112年10月15日經命名審查會之審查委員一致性通過,命名為狼尾草台畜草九號,可供農民之牧草品種新選擇。將大量繁殖優良種苗及示範,以供農民及牧草業者選擇新品種之參考,並辦理技轉之相關作業。廣泛利用各項集會及產品發表會加強宣導,以積極推廣此一新品種。預期新品種將可為農民及畜牧等產業所歡迎,除可取代部分現有進口乾草之數量,增加農民收益及減少外匯支出之外,亦是因應極端氣候下,值得推廣的優良品種。
|
|
|
▲圖1. 狼尾草台畜草九號再生12週之欉型 |
|
▲圖2. 淹水後2週,狼尾草台畜草九號(右)基部無枯黃葉型 |
|
|
|
|
|
|
▲圖3. 狼尾草各品種淹水後之氣根表現,多節位產生氣根且密,表示耐淹水。左起台畜草九號、三號、七號和八號 |
|
|
表1. 狼尾草台畜草九號與相近品種之農藝性狀與牧草產量比較 |
|
1. 平均5個地區2年10次調查結果。 2. a,b,c若同一欄有相同字母表示數據間沒有差異(P<0.05)。 |
表2. 狼尾草台畜草九號與相近品種之植體營養成分比較 |
|
1. 平均5個地區2年10次調查結果 。 2. a,b,c若同一欄有相同字母表示數據間沒有差異(P<0.05)。 |